首页 理论教育 抗疫集结,青春力出击

抗疫集结,青春力出击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投身防控一线,累计服务时长6000小时。其中,很多滦州市返乡大学生团员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尽量减少外出,要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每天早晨上岗前,父子二人间的相互鼓励代替了“再见”“我上班了”。由于工作需要,父亲杨喜军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儿子杨润生看到团市委发布的“志愿者招募通知”,立刻向茨榆坨镇团委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

抗疫集结,青春力出击

2020年2月21日3版

本报记者 回佳佳 通讯员 刘杨阳 刘佳利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市委第一时间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号召全市团员青年积极行动,主动向各级村居防控指挥部报道,并开通专门报名通道。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投身防控一线,累计服务时长6000小时。其中,很多滦州市返乡大学生团员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

特殊的假期

在滦城街道杨家院村疫情防控志愿队伍里,广西科技大学的孟维帅和石冬华格外引人注目。石冬华是广西人,寒假随男友孟维帅回乡感受北方的年味儿。村里设立进村检查岗后,小情侣主动向村委报道,愿为防控出一份力。

“尽量减少外出,要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孟维帅一边登记着信息,一边不忘告诉进村的村民。除了执勤检查,他们还协助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外来人员的排查工作,不厌其烦地为年长的村民解读疫情防控细节,引导村民不信谣、不传谣。“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时候应当以党员的身份自我要求,这是一个最特殊也最有意义的假期!”石冬华说。

换我守护你

“2月11日,晴。冬日的早晨很冷,从温暖的被窝爬起,又是忙碌的一天。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谢谢你们保护我平安度过,现在我长大了,有能力守护家园了,换我来保护大家吧。”20岁的中国地质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返乡大学生团员宋秉航在日记里写到。(www.xing528.com)

每天早晨7点,在晨光里社区,宋秉航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套上大棉裤,戴上防护口罩,穿上鲜红的志愿者马甲就会准时上岗。他将体温枪揣在口袋里,避免低温测量失灵,手里拿着进出登记簿,测量体温并登记在册,同时还要疏导车辆,避免拥堵。按照安排,他的服务时间是每天7点到11点,可是每次他都会多停留近一个小时,他说,11点半居民都要回家吃饭,防疫检测站入口容易拥堵,造成人员聚集。有时遇到着急送饭、买东西的老人,他还要兼职送外卖,客串快递小哥。

宋秉航是在团市委发布青年志愿者招募令上第一个报名的,也是社区疫情防控累计服务时长最多的。

上阵父子兵

“老爸,加油!”“儿子,加油!”每天早晨上岗前,父子二人间的相互鼓励代替了“再见”“我上班了”。

父亲杨喜军,是茨榆坨镇教育办副校长,儿子杨润生,就读于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由于工作需要,父亲杨喜军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儿子杨润生看到团市委发布的“志愿者招募通知”,立刻向茨榆坨镇团委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

被安排到茨榆坨镇东海特钢的杨润生,早早地就开始忙碌,不仅要给进出厂区的工人登记测量体温,还要对防控意识淡泊的工人,耐心讲解戴口罩的重要性;不仅对进出车辆登记,还主动承担起为车辆消毒的任务。“当好父子兵让我特别骄傲!”父亲杨喜军对儿子的勇于担当行为感到自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