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因为博士论文的匿名评审。虽然不知道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但书中讲述的西北乡村故事,在作者优美深情的娓娓道来中,让人欲罢不能。今天再读经作者进一步修改补充后的书稿,更让人浮想联翩。
尚家沟,一个西北最常见的小山村,却浓缩了中国西北乡村社会的变迁历史,也包含了作者无法割舍的浓浓乡情。尚家沟南依祁连山东延支脉乌鞘岭、毛毛山,北靠腾格里沙漠,位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平均海拔为2600米,年降水量为3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到9月之间。受高海拔、低气温、少降水和短无霜期等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这里主要生长耐寒耐旱的白杨、松树、桦树、柏树、杏树等树木以及小麦、土豆、豌豆、油菜等作物,物产相对匮乏。
就是这么一个苦寒之地,数千年来不断有人迁入迁出,生生不息,这是农业文明外延式扩张的必然结果。自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中央政权设置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等河西四郡,武威郡下属的古浪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浪”系藏语“古尔浪哇”的简称,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尚家沟,今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镇,可见在历史上也算水草丰美之地。尚家沟位于祁连山高寒干旱地区,因为生态恶劣而陷入贫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乘着生态扶贫开发的东风,终于在2020年全村整体搬迁到平川地区,尚家沟村民将插花定居于黄花滩移民区各个新村。作者在博士论文调查期间目睹了这一历史性巨变,更饱含深情地记录了这块永远消失的村庄,保留下了她最后的历史记忆。
作者追溯了尚家沟400年的历史,最早隐约记述明末清初的故事。无论是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历史传说,还是各家各户不太清晰的迁移史,可以看到贫瘠的尚家沟,敞开胸怀不断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无论他们是因为天灾还是人祸。而尚家沟村早就没有了尚姓人家,折射出历史大浪淘沙的残酷无情。无论回溯河西走廊数千年的金戈铁马,还是农耕游牧民族间的交往进退,或是400毫米降雨线的冷暖交替,尚家沟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演的却是中国历史的大剧。古浪至今流传附会着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的传说故事,更有1936年红军西路军在古浪浴血奋战四昼夜的悲壮记忆。
尚家沟干旱贫瘠的土地,在农业文明中挣扎了数千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运用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整理记录了她七十多年的变迁史。从历史地理、生计生活、村落秩序、物质文化、代际关系、婚恋、生育、邻里关系、娱乐文化等九个方面,给读者展开了一个西北山村变迁的完整记录。大致从解放初期的土改、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时期土里求生,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牧打工兼营,特别是2000年新世纪以后,尚家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中国的快速现代化进程,人们开始离土又离乡,直到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贫困县概念在中国消失的历史关头,尚家沟还给了大自然,尚家沟人全部迁入平川上的城镇,开始了全新的生活。(www.xing528.com)
这是一幅中国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的壮阔历史进程,走得如此艰难,也如此有声有色。但我们走得太快,走得太急,曾经养育我们数千年的乡土,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差不多快忘光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告诫:“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他不断强调要记住乡愁。我们只有记住乡愁,才能把根留住,像我们顽强的祖先一样,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大辉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本书的可贵,就是给了我们一个中国农业文明艰难迈向工业文明的生动画卷,小小的尚家沟,代表的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走向强起来的细腻记忆。
作为典型的家乡人类学著作,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乡愁已经浸透到了骨子里。他讲述的是父老乡亲的故事,也是你我都熟悉但可能被淡忘的记忆。书里生动细致的故事,在作者略带伤感的笔触下鲜活生动,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老病死,他们的所盼所想,就是中国,就是你我。本书没有一般学术著作的高冷艰涩,将学科理论与方法融入文中,也没有给出一个正式的学术结论。生活之水源远流长,本书只给了我们一段历史的记忆,这更让人期待尚家沟人后续的故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2020年11月27日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