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 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完成14条水泥生产线低氮燃烧改造、10台工业硅电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建成15条陶瓷生产线SNCR脱硝装置,加大餐饮油烟、扬尘污染整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调整扩大烟花爆竹禁限禁放范围。实施货运车辆限行绕行,水泥、砖瓦、陶瓷行业错峰生产,重点排污单位限产减排等持续系列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
【水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马边河流域磷矿、黄磷企业和五通桥区磷化工企业等“三磷”企业问题排查整治,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以茫溪河为代表的小流域整治。实施1000吨/日以上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推进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水处理、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延伸污水收集覆盖范围,实施雨污分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87%。
【土壤污染防治】 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取得初步成果。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固体废物处置突破瓶颈,全市首个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投入运行。开展“清废行动2019”和危险废物年度申报工作,抓实尾矿库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完成1189家产废企业申报,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
【农村污染治理】 宜居乡村建设。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专题会议13次。印发《乐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工作方案》,组织4个县、14个乡镇、44个村开展试点示范。以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为重点,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60个,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1万余户,135个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全市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77.2%;新(改)建集镇公厕181座、集镇市场公厕113座、行政村公厕1305座,新(改)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景区旅游厕所45座、乡村旅游厕所78座、加油站公厕18座,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建公共厕所。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建设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49个,3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建成投用乡镇垃圾中转站(库)103个,其中压缩中转站56个,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投入运营,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占比97%。划定禁养区4658平方千米,累计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户)2365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制发全市源头治理秸秆禁烧和2019年冬春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方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责任机制,建立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即以组为单位建立秸秆收集点,以村为单位设立秸秆堆放储存场所,乡镇配套转运设施设备,县(市、区)集中处理。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秸秆收储、转运和处理。秸秆综合利用量88.45万吨,综合利用率91.6%,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63.16%、7.06%、1.01%、21.36%、0.14%。(www.xing528.com)
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废弃农膜回收,完善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示范推广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79.1%,较上年提高4.3%,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粮经作物主产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3.38%。
种植业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利用和替代利用,严格限制高毒农药使用,推广测土配方示范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井研县、犍为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进展顺利,建立区域粪污处理中心4个。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61个。开展畜禽禁养区排查调整工作,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限养规定,调减禁养区面积近2000平方千米;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和技术服务工作,治理养殖场126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罚款49.3万元。推广县域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主体小循环模式,实现种植用地和养殖用地的均衡化配置,按照每亩不超过3头猪的粪污消纳标准,在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就地建设种养循环基地35个。全年整治养殖场(户)11686家,其中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2365家,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点15个,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装备配套率达到9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
【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完成天然水域的围网、网箱的拆除工作,加大对肥水养鱼的清理整治工作。已完成水产养殖污染调查和划定水产禁养区、限养区规划工作。推广无公害养殖3320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