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邛窑遗址的重要发掘和保护措施

邛窑遗址的重要发掘和保护措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4年3月2日至5月7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邛崃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邛崃十方堂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并随后发表了《邛窑发掘的初步收获》,简要介绍了这次意义重大的发掘成果。2005年至2007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邛崃市文物管理所对邛窑十方堂遗址1号窑包及其周围的平地、台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2012年,成都市大遗址保护片区率先启动邛窑大遗址保护工作。

邛窑遗址的重要发掘和保护措施

东晋,邛窑初创。青羊宫瓷器釉色呈青黄、青绿或者青褐色。胎质较粗,呈黑、灰白、灰红等色。器物以生活实用器为主,碗、盘、盘口壶、鸡首壶、桥系罐等。

南朝,邛窑的窑场明显增多,青羊宫窑、邛崃固驿瓦窑山窑、新津白云寺窑、大邑敦义窑、崇州天福村窑、江油九岭窑与方水窑等。釉色有青黄色、青灰色、黑釉、青绿色、青褐色等,并已出现了带乳浊状的青绿釉和少量褐色彩绘

隋代,邛窑彩绘兴起。窑场有所增多,产品以青瓷为主,釉色除原有的青黄、青绿、青褐、灰黄、灰青等,还出现了乳白色。装饰方面,刻饰纹样有凹、凸弦纹、莲花纹等。彩绘纹样有釉下黑褐色彩绘条带式联珠纹、圆圈形联珠纹和花瓣纹,兰草纹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多见。

初唐至盛唐,邛窑窑场发展迅猛,邛崃十方堂窑是最重要的代表。彩绘开始成熟。釉色极为丰富,多达三十多种。产品种类较前期更为丰富,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器物中涌现了大量外域文化因素。

晚唐至五代,彩绘渐渐没落,邛三彩出现,代表邛窑高端精细产品的技法水平,高温乳浊铜绿釉大量生产,高温铜红釉已烧制成功。刻花和印花开始发展盛行,纹样丰富。

宋代,“邛窑绿”大量生产,还烧制天青色的青白釉或粉青釉,彩绘逐步为刻花、印花装饰所代替。

宋以后,邛窑的各大窑场基本停烧。

1935年至1936年,邛窑十方堂遗址遭到军阀的疯狂盗掘,大量精美器物流落民间甚至流失海外,邛窑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1936年(美)葛维汉(D·G·Graham)调查邛窑后写成文章《邛崃陶器》并配图发表。随后,一批研究者开始关注邛窑。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一大批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文博研究者对邛崃境内的十方堂窑等遗址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采集了部分实物标本,并发表了一批调查研究报告

1982年10月、12月至1983年5月,四川省文管会、四川省博物馆和成都市文管所,对成都青羊宫窑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发表了《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www.xing528.com)

1984年3月2日至5月7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邛崃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邛崃十方堂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并随后发表了《邛窑发掘的初步收获》,简要介绍了这次意义重大的发掘成果。

1984年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在成都市邛崃县召开。《四川古陶瓷研究》(一)(二),由四川省社科院于1984年6月出版,全面收录早期邛窑研究成果。

1988年9月至1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研究所共同对邛崃县固驿瓦窑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并于1990年发表了《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

2001年,邛崃市举行“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国内陶瓷界许多一流专家如耿宝昌、李知宴等与会,并对邛窑进行了极高评价。会后出版论文集《邛窑古陶瓷研究》。

2005年至2007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邛崃市文物管理所对邛窑十方堂遗址1号窑包及其周围的平地、台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相关发掘报告尚未发表。

2006年,邛崃十方堂邛窑遗址列入国家“十一五”100处重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名录。

2007年,“邛陶烧造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2年,成都市大遗址保护片区率先启动邛窑大遗址保护工作。

2017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邛崃市文物管理局主编《邛窑》出版。

2018年,邛窑遗址考古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