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温乳浊铜绿釉的创新价值
高温乳浊铜绿釉是在南朝时由邛窑最早创烧的,这种釉瓷需要独特的配方和高超的工艺才能烧制成功。张富康对邛窑的高温乳浊铜绿釉样本进行了科学检测,得到其釉配方的化学组成如表6-1所示:
表6-1 邛窑乳浊绿釉的化学组成[1]
续表
分析这个配方可以进一步了解邛窑高温乳浊绿釉的烧成原理。一方面,要使釉色呈现乳浊感,依赖于釉配方中高硅低铝的化学组成以及五氧化二磷的加入。这种独特配方的釉料需在相对偏低的高温下烧成,在慢速冷却的过程中,磷就会把釉中的钙与硅分隔成不可相熔的两层玻化物,即形成两个成分不同、互不混溶的液相[2],其中一相为连续性的玻璃相液浆,另一相则表现为无数孤立圆形小液滴,悬浮于连续玻璃相中(就好像油和水,互不交溶,但一摇晃,油便在水中散成孤立的颗粒状),这种现象在陶瓷科技上又称为“液——液分相”。釉层中的无数孤立相小液滴对入射光具有散射作用,故而使釉面产生不透明的乳浊感,且光泽柔润。同时,从草木灰中提取的五氧化二磷本身也是乳浊剂,加强了乳浊效果。
另一方面,绿色的呈现有赖于配方中含量较高的氧化铜的存在。氧化铜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因此,以铜为着色剂,可以烧制成铜红釉和釉里红、铜绿釉等。同时,邛窑的高温乳浊铜绿釉大多呈现为一种松石绿或孔雀绿色,是由于釉水中较高含量的氧化钙(从上表中的含量可以得知)与氧化铜共同在高温烧成下会呈现出青蓝色调,与铜绿相辉映而形成(图6-1)。
除了合理的配方,高温乳浊铜绿釉的烧成对工艺的要求也较高。由于釉料太薄不利于“液——液分相”,因此要求施釉时要达到一定的釉层厚度。同时对温度的掌握非常关键。烧成温度过高,或还原气氛过轻,以及冷却速度太快等,都可能造成釉中孤立相小液滴减少或消失,或者使釉分相效果差失去乳浊感,甚至不能分相而变成透明釉。因此,对于高温乳浊铜绿釉的烧成,釉料配方是基础,施釉工艺是手段,而烧成操作是关键。在邛窑的彩色釉中,绿色很常见,如高温玻璃绿釉、低温绿色铅釉、高温乳浊绿釉等,其中,高温乳浊绿釉在国内其他窑口则非常少见,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掌握乳浊绿釉生产技术的只有邛崃窑和长沙窑这两个窑”[3],邛窑的乳浊绿釉烧造历史则远早于长沙窑。后世钧窑的乳浊窑变釉也使用了同样原理的配方和工艺。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证明邛窑的烧制工艺是一直走在全国窑口的前列的。
图6-1 宋 乳浊绿釉小口球腹执壶
为何高温乳浊铜绿釉在邛窑会被大量使用,尤其是在晚唐至宋代更甚[4],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如前所述,邛窑的胎质先天不足,为了掩饰自身的胎质和胎色对釉面审美效果的影响,邛窑从南朝起就接受了南方青瓷的装饰技术的影响,在瓷胎上施用白色或米色化妆土,以起到修饰作用。而乳浊釉的不透明感则可以更加彻底地遮盖胎土。因此,从南朝开始,化妆土与乳浊绿釉的同时使用,表明在邛窑发展的早期阶段,工匠就已经注重对产品的装饰,使器物外观更加和谐。
另一方面,邛窑高温乳浊铜绿釉从南朝开始烧造,但大量出现是在晚唐至宋代。这与邛窑的装饰风格的变迁和时代审美风尚相关。邛窑单色釉中,隋以前主要是玻璃感很强的青釉,这与同时期南方各窑均烧制青瓷的风格是一致的。邛窑从隋代开始兴起彩绘,唐初至唐中期发展到辉煌,单色釉有灰、白、黄、绿、蓝、黑、褐等各种色,此期间邛窑高温乳浊铜绿釉并不是生产的主流。晚唐至五代时期,邛窑彩绘瓷渐渐减少,邛窑的单色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呈现出30多种丰富的色彩,邛窑的十方堂窑、玉堂窑等窑口出现了不少高温乳浊铜绿釉产品[5],有深绿、浅绿、黄绿、蓝绿等色调。到宋代邛窑彩绘瓷几乎绝迹,开始转向大量的单色釉的生产。釉色以绿蓝色乳浊釉为主,其色清秀蕴润、淡雅恬静,尤其是“十方堂、玉堂窑、苏稽窑,均出现一种天青色的青白釉或粉青釉。但不如景德镇湖田窑系色白亮丽。”[6]这应是顺应当时的瓷器审美风尚而仿烧的产品。“这些变化与宋瓷的美学风格是一致的,宋代瓷器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当时的钧瓷、哥窑、龙泉窑均生产各类质感凝重的乳浊釉、结晶釉和石灰碱釉产品。”[7]罗希成亦称邛窑“其釉色犹如钧窑者,有如汝窑者,有如龙泉大观绿者”。[8]这种随时代审美变迁而不断调整、改变装饰色彩的行为,表明邛窑工匠对于色彩装饰的运用有着极为主动和明确的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正是在邛窑烧制技术、装饰设计思想的共同影响下,邛窑得以创烧出温润的高温乳浊铜绿釉,并且在瓷器美学风尚流变的影响下,形成了宋代的生产高峰。
2.高温铜红釉的创新价值
众所周知,高温铜红釉的烧造条件非常苛刻,对铜含量、釉层厚度、烧成温度、还原气氛等工艺条件非常敏感,只要烧成环境略有偏失,都可能造成发灰、发绿、发黑、或烧失等现象。关于铜红釉的创烧时间,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认为铜红釉为宋代钧窑首创,如“宋代钧窑用铜的氧化物作为铜的氧化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宋代的钧窑首先创造性地烧造成功铜红釉,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9]过去有部分学者也认为铜红釉是长沙窑创烧成功,如陆明华等提出“釉里红起源于长沙窑”“铜官窑是中国古代最早产生铜红釉和铜红色釉斑的窑场,这一划时代的创造为宋元钧窑的窑变红釉、钧红玫瑰釉、元代景德镇的红釉等品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0]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更多考古实物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铜红出现在器物上的最早时限应推至邛窑的隋至唐初时期。
李铁锤在《探寻最早的高温铜红釉彩》[11]中列举了大量实物,证实“唐早期邛窑已成功地运用了铜红釉彩技术”,并分析和推断,早期大多数铜红出现在铜绿的边缘部分,应是烧制铜绿釉时偶然出现的铜红釉,这种情况引起了工匠的注意,并由此进一步摸索铜红的烧成原理,经多次配方和工艺的试验后,最终获得了艳丽的红色。
唐代邛窑铜红釉并不多见,常与铜绿釉伴生出现,大多属于偶然的窑变,无规律可循,也有部分是有意识地以铜红釉斑装饰于器物鼓腹等处(图6-2)。但从制品的总体水平看,其质量不高,呈色也不够成熟。直至晚唐至五代时期,邛窑已掌握了成熟的高温铜红釉烧制技术。宋代,高温铜红釉器物的生产已经较为常见和稳定。继邛窑成功掌握铜红釉烧制技术以后,兴起于唐代中晚期的湖南长沙窑也开始了铜红釉的生产。这也使传统观念中认为铜红釉创烧于宋代钧窑的观点必须得以修订。张福康说:“在宋代以前的中国传统釉彩中,铜主要用于低温绿色釉彩的着色剂。唐代的邛崃窑和长沙窑首先开始采用高温绿色釉彩的着色剂。铜作为着色剂,可以把釉彩着成绿色;也可着成红色,称为铜红。……尽管烧造铜红的条件非常苛刻,但邛崃窑和长沙窑在生产绿彩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必然有机会遇到适合铜红形成的工艺条件。……无可否认,是邛崃窑和长沙窑的陶工们首先发现了铜红,有意识地进行了试验,并传之于后世,所以铜红釉彩的起源应归功于他们。”[12](www.xing528.com)
3.邛窑蓝釉的创新价值
在邛窑的单色釉中,蓝色极为少见。邛窑的蓝釉有两类。一类是以铜着色的高温乳浊绿釉在烧制时发生了窑变现象,从而形成一种蓝釉乳光,这与晚唐长沙窑蓝色釉的产生原理类似。邛窑高温乳浊绿釉和蓝釉的化学元素含量如表6-2所示:
图6-2 唐 高温铜红釉斑水盂
表6-2 邛窑乳浊绿釉和蓝釉的化学组成[13]
从上表可以看到,两种釉的配方中都具有高硅低铝的结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的含量也极为接近,显示这类蓝釉与邛窑高温乳浊绿釉具有相同的呈色原理。而从陶瓷科技的原理上分析,因窑变产生蓝光须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釉层要厚;
(2)适宜温度烧成后慢速冷却;
(3)乳浊相诱发液——液分相;
(4)在分相液中的孤立小液滴必须小于1微米,而釉中多硅少铝[14]。
由于窑变无法人为控制,且只有在烧造时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才能转蓝,因此蓝色高温釉器非常难得,且蓝光大都集中在积釉堆积处。邛窑在隋代就已经创烧了高温乳浊铜绿釉,且同时已出现了深蓝乳浊釉,如在崇州天福村及十方堂均发现了少量产于隋代的深蓝乳浊窑釉变兔毫纹盏[15],且在一些彩绘装饰中也有蓝色色斑出现。唐代的蓝色窑变瓷器较前朝多见,可以推断窑工已经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并掌握了窑变的呈色条件,并开始积极地创造这种条件在邛窑的窑变釉瓷中,甚至还有类似于钧窑的蓝紫色或玫红色窑变。据最早研究邛窑的英国人贝德福描述窑址所见,“浓厚的青绿色是最常见的色调,而白色及浅亮黄色则比较罕见,偶然也会发现深紫的碎片,一般都把它们列入钧窑式器物类中。”[16]在葛维汉的《邛崃陶器》中,也提到一件“稀见的,而且极为珍贵的红紫色”盏,还有多件蓝釉碗,作者怀疑为钧窑产品,实际上就是邛窑生产的这类铜绿釉的蓝色窑变釉[17]。因此,甚至有人认为宋代的汝窑也受到过邛窑乳浊蓝色窑变釉的影响,如原载于《风土杂志》1948年二卷二期的《蜀故别录》说:“邛窑影响宋瓷甚巨,钧汝诸窑,可为例证,论者不知。”[18]贝德福也认为:“其釉色有如钧窑者,有如汝窑者,有如龙泉大观绿等者,亦有三彩者,色白固无论矣。由此观之,亦可谓宋代之钧、汝诸窑之釉色,均胎袭邛窑而来。”[19](图6-3至图6-5)
图6-3 晚唐至五代 低温绿釉蓝彩坐俑
图6-4 宋 乳浊蓝绿釉五足印香盘
图6-5 宋 乳浊蓝绿釉深腹碗
邛窑的另一类蓝釉,是以钴蓝着色的低温釉。如专家所称,“钴蓝应用于中国陶瓷釉彩的最早例子是唐三彩蓝釉、唐青花及邛窑蓝釉”[20],邛窑是最早使用钴蓝作为着色剂生产蓝釉瓷器的窑口之一。有专家根据现代科学手段对邛窑钴蓝釉的检测分析后认为,“唐三彩、唐青花及邛窑蓝釉所用的钴蓝非常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地区输入的”[21]。这也间接证明了南方丝绸之路对邛窑审美文化的影响。由于唐代时国产钴蓝还未发现,进口钴蓝得之不易,无法大规模应用,因此邛窑的钴蓝釉器极其稀少和珍贵。同时,科学检测还发现,唐代邛窑的钴蓝釉与唐三彩蓝釉或是唐青花一样,都含有铜元素,具有早期钴蓝有化学组成的典型特点。这也说明,邛窑在生产工艺上与北方窑场一直有着相互交流,并保持着当时较为领先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