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终结与社会变迁的共同影响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终结与社会变迁的共同影响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邛窑为迎合宋代审美趣味而大量出产各种绿釉和仿湖田窑的青白釉瓷,但终因原材料天然不足导致胎质不精,难以满足市场对瓷器釉质温润如玉、釉色淡雅如冰的审美需求。邛窑装饰的转变、兴衰与邛窑的命运是紧密相系的。“推动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不只是局限于造物技术的不断创新,更为强大的动力结构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审美文化,”[62]邛窑的装饰流变,清晰地反映了唐宋审美文化对于器物装饰的深刻影响。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终结与社会变迁的共同影响

经历了900多年的发展后,曾经盛极一时的邛窑到宋末渐渐衰落。宋以后,邛窑的各大窑场基本停烧。邛窑的衰落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至今并无定论,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时代美学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

宋代全国的瓷器贸易日益发达,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传统青瓷窑场逐渐被北方兴起的五大瓷窑取而代之,邛窑的产品同样也经受了这种外来瓷器的影响。与唐代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美学相比,宋代主流的瓷器审美更带有一种强势的同一性,那就是追求青瓷的质地釉色和内在的美感,以含蓄典雅、玉润天然为审美标准。而这种美轮美奂的外在美是以内在胎质为基础的,北方名窑正因为使用了油润精细的“香灰胎”而将宋瓷之美推向高峰。尽管邛窑为迎合宋代审美趣味而大量出产各种绿釉和仿湖田窑的青白釉瓷,但终因原材料天然不足导致胎质不精,难以满足市场对瓷器釉质温润如玉、釉色淡雅如冰的审美需求。

同时,在宋代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宋代瓷器品种发生了重大革命,除传统青瓷外,白釉瓷、黑釉瓷、钧瓷以及磁州窑的黑白绘瓷也成为世人新宠。在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的条件之下,巴蜀地区众多新的窑口兴起,如生产黑釉瓷的广元窑、金凤窑、涂山窑、清溪窑和生产白釉瓷的磁峰窑等,这些产品更加符合时代审美对功能和形式美感的要求,它们的出现,也使以青瓷为主的邛窑产品在巴蜀地区逐渐失去了优势。

邛窑装饰的转变、兴衰与邛窑的命运是紧密相系的。唐代审美文化的包容特质,使邛窑掩盖自身弱点、另辟蹊径的彩绘装饰、邛三彩都获得了生命力,形成了邛窑的发展高峰。但宋代瓷器美学的转向恰恰使邛窑的弱点暴露无疑,在强大的美学观念影响下,邛窑更多以模仿来迎合宋代审美趣味,失去了创新的空间。由于邛窑始终以装饰作为创造形式美的重点,当自身的装饰再也无法使其形式符合审美需求,邛窑自身弱点与瓷器审美之间的矛盾呈现出越来越无法调和的趋势,终使自己让位于新兴的窑口,导致宋代邛窑的生产规模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宋末元初,连续十多年的战乱,致使四川、邛州经济凋蔽,人口锐减(死亡、逃亡)”,大量窑工外逃,窑场倒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曾辉煌数百年的邛窑从衰败走向消亡”[61]

装饰的发展受着自律和他律的共同约束,任何一种装饰形式的生成、突破和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带着深刻的时代美学的印记。“推动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不只是局限于造物技术的不断创新,更为强大的动力结构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审美文化,”[62]邛窑的装饰流变,清晰地反映了唐宋审美文化对于器物装饰的深刻影响。邛窑装饰的兴衰和邛窑最终的历史命运,也正揭示了美学对于瓷器装饰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78

[2] 高丰.中国设计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130

[3] 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245

[4] 丁祖春.四川大邑县出土两件东汉青瓷罐[J].文物,1984,(11)

[5] 胡常钰,黄家祥.四川涪陵东汉崖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4,(12)

[6] 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

[7]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

[8] 刘茂才,谭继和.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9] 谭洛非.关于开展巴蜀文化研究的建议[J].社会科学研究,1991,(5)

[10]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3

[11]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256

[12]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22

[13] 冯先铭.两次调查长沙官窑所得的几点收获[J].文物,1960,(3)

[14] 耿宝昌.序[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

[15] 胡立嘉.南方丝绸之路与“邛窑”的传播[J].中华文化论坛,2008,(2)

[16]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59

[17] 司马迁(汉).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8]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5:514-515

[19]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74

[20] 向达.唐代长安西域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57:41

[21](美)葛维汉.邛崃陶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8

[22]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23] 任乃强.乡土史地讲义[C].任氏自印本,1929:27-28

[24] 常璩(晋).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5]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41

[26]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46

[27] 李吉甫(唐).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卷2)[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28] 张唐英(宋).蜀祷杌(卷下)[A].丛书集成初编第385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1

[29] 刘锡(宋).至道圣德颂[A].杨慎(明)辑全蜀艺文志(卷45)[C].民国影印本(www.xing528.com)

[30](俄)普列汉洛夫.曹葆华译.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35

[31] 伍秋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1)

[32] 伍秋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1)

[33]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65

[34]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98

[35] 李昉(宋).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13

[36]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95

[37]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93

[38] 鲁迅.致许寿裳[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3

[39]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5:523

[40] 吴加进.邛窑“道教符碗”浅论[A].全国第九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成都)论坛文集·四川古代陶瓷文化研讨[C].2009:210

[41]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2]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93

[43] 段玉明.从出土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

[44] 段玉明.从出土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

[45] 段玉明.从出土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

[46] 根据科学测试手段测试的结果,邛窑的胎中有粗颗粒胎料和大块富铁矿物质存在,见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6

[47]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A].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8] 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88

[49] 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23-125

[50]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61

[51] 陈艳.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元明清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102

[52]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94

[53] 据史籍记载,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避行于蜀,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底携随行官员和卫队1300人、宫女24人抵达成都,次年十月离开成都返回长安。公元881年唐僖宗因“黄巢起义”而同样避难于成都,随行者众,且在蜀生活了四年。

[54] 常璩(晋).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5] 张唐英(宋).蜀祷杌(卷下)[A].丛书集成初编第385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1

[56]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31

[57]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63

[58]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13

[59]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60]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31

[61] 胡立嘉,何吉明.试论邛窑衰败之原由[J].成都文物,2008,(3)

[62]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