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都必须建立在特定的环境基础上。人类所处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环境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就陶瓷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邛窑主要窑场分布于长江上游支流的岷江、沱江、涪江流域支系的沿岸,包括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西部与南部地区,窑场周边所蕴藏的丰富制瓷原料、燃料以及这里良好的气候与水运便利的河流等自然条件,构成了一个陶瓷生产和发展所需的天然系统。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正是在这样一个自然地理环境下生长、发展起来的。
成都平原属于巴蜀盆地,海拔450米至720米,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平原。由于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平原上也零星分布着一些浅丘,比如成都近郊的凤凰山、磨盘山。邛崃山脉是横段山脉最东缘的山系,以东北——西南走向穿过成都市西部的都江堰市、大邑县、崇州市和邛崃市,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地区海拔落差巨大,地貌丰富,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以邛窑的代表性窑场所在地邛崃为例,其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有南河、斜江河、浦江河、玉溪河等穿流而过,拥有金、铜、菱铁、煤等矿产资源,天然气和石油储量尤为丰富。窑场周边草木繁盛,河流纵横,黏土随处可取,运输亦极为便利,这就为邛窑的兴起、发展和最终扩大为一个庞大的窑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www.xing528.com)
邛窑产地的胎土含铁量较高、杂质较多,因而邛窑的大部分产品瓷胎都比较粗糙,呈色较深。这也成为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中尤其强调装饰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当地还出产一种被称为“白鳝泥”的黏土,白色软糯,颗粒细腻,烧成后的器物不易变形。这种泥又称“观音土”,其实就是高岭土,十方堂周边并不多见,但附近的临济、卧龙、夹关、孔明、临邛等乡镇多有分布,古时并未大规模开采和使用,直到最近几年才有部分地区将其作为矿产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因此,在当时这种珍贵的白色胎泥仅用于烧制高档的邛三彩、白瓷等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