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邛窑烧制工艺与燃料:邛崃十方堂窑的研究

邛窑烧制工艺与燃料:邛崃十方堂窑的研究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邛窑至少在晋代已经开始烧造青瓷。根据出土的窑具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已经采用了龙窑焙烧技艺,使用的燃料为木材。邛崃十方堂窑是邛窑系中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工艺最精的代表窑口,隋唐时期十方堂除采用传统的明火叠烧法外,于唐代前期开始使用了先进的匣钵装烧工艺。坯体间用支钉作间隔后重叠放入匣钵内,可以多个匣钵叠放烧制,有利于提高产量。

邛窑烧制工艺与燃料:邛崃十方堂窑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邛窑至少在晋代已经开始烧造青瓷。这一时期邛窑产品的特点是碗的内底部有一圈密集的瓷石小方块,这是装烧中采用瓷石支钉作为间隔垫具而留下的疤痕。这种装烧工艺与同时期南方青瓷完全相同。

南朝时期,采用明火叠烧法,燃料为木柴。器物之间的垫隔有所改进,不再用瓷石垫烧,支钉成为常用的支具,根据装烧器物的大小、形状、品种而决定支钉的大小、形状、齿数的多少。南朝邛窑多用六至七齿支钉叠烧,使器物内底留下六至七个不等的无釉疤痕,这种疤痕比密集的瓷石支垫要美观,且便于洗濯。根据出土的窑具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已经采用了龙窑焙烧技艺,使用的燃料为木材

隋唐时期,固驿瓦窑山窑、青羊宫窑的装烧仍然采用无匣钵的叠烧法,用隔具间隔每件坯体,以垫柱支撑进行明火敞烧。支钉足从三齿到七齿不等,烧出的器物底面也有三到七个支钉疤痕。少数器物是以大装小,套烧而成的,如青羊宫采用的炉与盘叠烧,其装烧工艺很有特色。有的小型器物使用一种随手捏成的尖状小泥团作为间隔,贴附于器物底部,使烧成后的釉面疤痕较小甚至没有疤痕,器物更为美观。隋代固驿瓦窑山窑已经出现利用自然山地修建的斜坡式龙窑,唐时斜坡式龙窑不再建造在自然的坡地上,而是建造在废弃品堆积形成的窑包上。燃料为木柴。

邛崃十方堂窑是邛窑系中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工艺最精的代表窑口,隋唐时期十方堂除采用传统的明火叠烧法外,于唐代前期开始使用了先进的匣钵装烧工艺。“匣钵可起到盛装和支架的双重作用,同时还能使装烧物受热均匀,避免燃烧气体和灰粉侵蚀污损坯面,使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光润,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23]这时期还不是一匣一器,而是一匣多件。坯体间用支钉作间隔后重叠放入匣钵内,可以多个匣钵叠放烧制,有利于提高产量。十方堂的支钉制作已经较为精细,多为五齿,齿尖短小,尤其以首创的小巧精致的三齿芝麻钉为最精,齿尖有如针尖般大小,烧出的器物上留下的支钉痕也十分细小,这种支钉用于烧制邛三彩这类内外满釉的产品,能够获得优美的外观,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窑炉依然以斜坡式龙窑为主,出现了少量的小型馒头窑,器物的装烧仍然采用匣钵装烧法。

两宋时期,邛窑大多数窑口基本沿用唐代的装烧方法。琉璃厂窑的装烧方法有了新改进,采用了先进的一匣一器的装烧技术,烧出的器物釉面光亮,内底满釉无支钉疤痕。匣钵的造型有独特的漏斗式和尖底斜腹敞口式,可以层层叠放码高,既可以节省窑内空间又可以叠放得比较稳固。琉璃厂窑还使用了“火标”测温技术,有利于掌握窑内火候,提高瓷器质量(图2-2、图2-3)。(www.xing528.com)

图2-2 唐至宋 邛崃十方堂窑出土匣钵和支钉

1. Ⅰ式 直口平唇匣钵 2. Ⅱ式 敞口平唇匣钵 3-4. Ⅲ式 腹部透火孔匣钵 5-7. Ⅰ式 三角形三齿支钉 8-11.Ⅱ式 锥形三齿支钉 12. Ⅲ式 四齿筒形支钉 13-15. Ⅳ式 饼形五齿支钉 16-17. Ⅴ式 饼形六齿支钉 18-20. Ⅵ式 筒形五齿支钉 21-22. Ⅶ式 筒形六齿支钉 23-25. Ⅷ式 喇叭形支钉

图2-3 唐至宋 邛崃十方堂窑出土垫柱

1-2.Ⅰ式 瘦长型柱 3-5.Ⅱ式 半椎体柱 6-7.Ⅲ式 圆筒形柱 8-10.Ⅳ式 喇叭形柱11-12.Ⅴ式 杯形柱 13-15.Ⅵ式 筒形柱 16.Ⅶ式 圆管形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