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探索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探索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詹颖撰著的这部《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便是其中之一。研究内容包括“邛窑器物造型和装饰设计”“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意识”以及“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行为方式”三个方面。本书不仅为推动邛窑陶瓷文化和巴蜀传统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探索陶瓷设计的审美文化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探索

中国的陶瓷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结晶,陶瓷兼具实用与审美的功能和价值,并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陶瓷审美文化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发达,手工业繁荣,经济上保持了由秦至宋的长期繁盛。成都,历代荣膺“天府之国”“扬一益二”等美誉,同时尚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枢纽,长期保持着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然而,尽管在巴蜀大地上存续过邛窑、涂山窑、西坝窑、清溪窑、磁峰窑、广元窑、金凤窑等众多古代民间窑口,但在历史上,包括巴蜀在内的西南地区并非传统的陶瓷主流产地。历代名瓷中几乎未见西南瓷器之身影,古代史籍和近现代陶瓷研究中亦鲜有提及。从20世纪早期至今一系列考古工作的展开,大量窑场重见天日,大批独具特色的瓷器和窑具等从窑址和墓葬中出土,有关西南地区古代陶瓷的生产、发展的画卷渐渐地呈现在世人眼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和参与到西南地区古代陶瓷的研究中,并取得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提升了巴蜀地区古代陶瓷的地位和显示度,也为丰富陶瓷史、陶瓷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詹颖撰著的这部《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地道的四川人,詹颖对巴蜀文化有着天然的深度体验和独特感情,并融入她长期在成都求学、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中。她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得到黄宗贤、彭肜、林木等名师的指教,形成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研究必备的理论素养,并多次跟随卢丁、格桑益西等老师参与巴蜀地区考古遗址的田野调查,为她在邛窑陶瓷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硕士毕业后,她进入西南交通大学攻读设计文化与设计美学方向博士学位,将“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作为研究课题,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天,她的这一研究成果终于付梓,作为她博士生阶段的导师,真心为她感到骄傲和欣慰。

实际上,这一课题的选择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邛窑于南宋后逐渐销声匿迹,目前学界也尚未发现对邛窑有明确记载的史料。直到20世纪30年代邛窑遗址的偶然发现,昔日的邛窑器物才历经数百年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但由于最初的保护不力,导致早期发现的大量精品瓷器流散于民间,难以寻访。其后通过几次系统考古发掘工作形成了数篇发掘简报和论文等成果,但除去少量陈列于博物馆的,大量出土器物一直未能进行系统公开展示。因此,在史料缺失、实物资料不足的状况下,尽管陆续有学者对邛窑器物展开研究,但迄今为止,邛窑器物的研究成果依然不多,可供参考的文献也极其有限,而研究标本更是难以获得。这些先天不足的研究条件,对研究的深入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另外,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陶瓷的设计进行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目标等方面,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范式。尤其在邛窑器物的研究成果中,大多偏重于考古、工艺、收藏等角度,真正从民艺学、民俗学、设计学、文化学、美学等角度对邛窑器物做深度研究和阐述的论著几乎没有。因此,詹颖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意味着要在学习和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进行深化和突破,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可以说,这不仅是对邛窑相关研究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对陶瓷研究的一次新探索。这无疑对研究者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课题的完成,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充分的田野调查、民间走访、文献查阅等基础工作,还需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研究和创新精神。毫无疑问,这一成果凝聚了詹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了全面深入地呈现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书中以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交叉的研究思路,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图像学、类型学以及综合分析诸方法,将邛窑器物放置于更广阔的研究视阈,从民艺学、民俗学、设计学、文化学、美学等角度对邛窑器物设计进行了多层次的论述和阐释。研究内容包括“邛窑器物造型和装饰设计”“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意识”以及“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行为方式”三个方面。既有对邛窑器物设计的全面、整体把握,又有对器物本体的具体分析;既有纵向的历时性研究,又有横向的共时性比较;通过由点及面、由形式及内涵的层层深入,对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生成、发展和衰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而对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方位进行全新的认知和评判。可以说,本书既深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拓展了以往研究的角度和视野,进一步凸显了邛窑器物在陶瓷史、设计史、工艺美术史上应有的地位和影响。(www.xing528.com)

本书不仅为推动邛窑陶瓷文化和巴蜀传统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探索陶瓷设计的审美文化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作者从考古学历史学的角度对邛窑发展进行了分期考察;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对邛窑器物设计的造型和装饰之美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从文化学的角度探究了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功能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问题;用图像学方法对邛窑彩绘纹样进行大量采集、汇总、分类、比较,并进行了深度的图像释读和内涵研究。书中不仅限于对邛窑器物的本体描述,更通过多角度的比较研究来凸显邛窑器物的审美特征,如邛窑与长沙窑的比较、邛三彩与唐三彩的比较、邛窑彩绘与东吴彩绘瓷和西晋点彩瓷的比较、邛窑瓷塑与巴蜀地区历代造型艺术的比较、邛窑彩绘技法与绘画技法的比较、邛窑彩装饰纹样与胎装饰纹样的比较等,在不断比较中确立了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实证性和说服力。我认为,这些探索难能可贵,颇具创新价值。

当然,限于资料不足和本书篇幅,某些研究点未能更全面深入地展开,想必随着更多考古成果的面世,该课题尚有进一步充实完善的空间。希冀作者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继续探索,带来更多更新的成果。

是为序。

张夫也

己亥上元之夜于北京清华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