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墓出土的宴享用器品类繁多,分为生活用器和宴乐用器两大类。其中仅饮食器就30多种400多件,依质地分为铜、铁、陶。器物则有鼎、壶、钫、瓿、釜、甑、烤炉、煎炉、鋗、盆、鉴、提筒、挂钩、勺、姜礤等。这些珍贵的器物是两千多年前岭南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器物表明,当时的烹饪方式至少有烤、煎、煮、蒸等多种。墓中出土有两百多个禾花雀残骨,均去头去爪,和今天广东人食禾花雀的方法一致。铜挂钩防蚁实用的设计在今天仍沿用。铜烤炉出土有3件,其中G40烤炉,边缘侧面铸有4只小猪,嘴朝天,四足撑起,中空,用以插放烧烤用具,似乎跟今天的烤乳猪有某种渊源关系。G41烤炉,铸造精致,并附有用以悬挂烤炉的铁链,炉底还附有可活动的圆轮,用以推动,同出土的还有烧烤用的铁钎和铁叉,是极为珍贵的汉代烧烤实物。在36件铜鼎中,既有楚式鼎,也有汉式鼎和越式鼎。其中有9件鼎刻有“蕃禺”铭文,是广州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物证,它们都是在南越国的都城蕃禺由工官所造。墓中出土铁器30多种共190余件,为两广汉墓所少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件大铁鼎,身圆如罐,双环耳,有三瘦长蹄足,两侧耳下至底有合范痕。这是岭南目前所见最大的铁铸件,是这一时期岭南冶铁业的重要物证。
铜烤炉
鱼形陶响器(www.xing528.com)
墓中东耳室出土大量宴乐器,按质地可分为铜、石、陶、丝四类,其中铜类乐器有钮钟一套14件、甬钟一套5件、句鑃一套8件、铜铎1件;石类乐器有石编磬2套(一套10件,另一套较小8件);陶类乐器有陶响鱼9件、盒型陶响器7件;丝类乐器计有琴和瑟。按今天的乐器分类方法,则可分为打击乐和弦乐。琴瑟已朽,只剩下青铜的琴轸和瑟枘。不同造型的瑟枘有3种,通体鎏金,均铸成博山形状,有珍禽瑞兽嬉战期间,十分精致。汉代瑟的实物,已见于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最为珍贵的是编乐句鑃。句鑃的实物过去多出土于长江下游吴越地区,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套8件句鑃皆有“文帝九年、乐府工造”铭文,表明了这是南越文王九年时由南越国的乐府制造的。编甬钟和钮钟是西周以来的重要乐器,《周礼》《汉书·礼仪志》都有重点介绍,这套句鑃出土于边陲的南越王墓,说明了僭越称帝的王朝对“礼”的重视。陶响盒和陶响鱼古籍中未见记载,从陶质和纹饰判断,属于几何印纹陶,应是在南越国烧造的。这种乐器,内装砂粒,摇动可发出“沙沙”的声音,功能类似于今天的“砂锤”。考古工作者曾在秦都咸阳故城遗址发现盒状陶响器和陶响鱼各二件,秦相李斯也曾描述秦国的音乐:“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曾记载秦王为赵王击缶的故事,均说明了秦地对陶乐器的钟爱。赵佗为秦将,秦始皇时数十万秦军南下征服百越,又派遣一万五千妇女到岭南,其中当有大批秦人,这批陶响器或与秦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