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棺室内长4.84米,宽1.84米,高2.3米。墓主的棺椁位于正中,为一棺一椁,已朽。墓主仅存少量朽骨,头朝北脚朝南,身着玉衣,头枕丝囊珍珠枕,玉衣上下分别盖垫直径30厘米左右的大型玉璧共12块,头部覆盖有8块杏形椎花金饰片的丝绢面罩。头部及双肩前平置龙凤纹重环玉佩等3件精致的透雕玉饰,腹部覆有成串的组玉佩,10把铁剑分置两侧。棺椁间的头箱、足箱均放有精致的随葬品。头箱内放置了大玉璧、玉角杯等;足箱内放置了银盒,两块大玉璧及100多件仿玉陶璧。在墓主身上发现9枚印章,从其中的“文帝行玺”金印及“赵眜”玉印可判断,墓主人就是西汉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王赵眜。
“文帝行玺”金印
出土于墓主胸部,印面长、宽皆为3.1厘米左右,高0.6厘米,通钮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98%,印面为田字界格,阴刻篆书“文帝行玺”四字。印纽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拱起可穿印绶。金印的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碰撞的痕迹,此外在龙腰隆起部位,肉眼可见两侧摩擦,证明其是墓主生前实用物。
“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秦汉时期的帝玺印面尺寸为“方寸二”,相当于2.7—2.8厘米见方,而这枚“文帝行玺”的大小超过了秦汉帝玺的规制,逾越了汉礼。另外,秦汉帝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虎为印钮,而此印纯金打造,甚为稀少,中国目前发现的汉代金印不过十余枚,南越王墓中就有3枚。
印文“文帝行玺”四字,为证明墓主身份提供了确切线索,它们还印证了史书中对于南越文王僭越称帝的记载,为我们研究秦汉帝王用玺制度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文帝行玺”金印及印文
“赵”玉印
该玉印出土于墓主腹部,青玉质,覆斗钮,2.3厘米见方,印面阴刻篆文“赵眜”二字,有边栏和竖界。另在西耳室出有“眜”字封泥,因此,该印与封泥可同证,墓主名为赵眜。
但是,在《史记》和《汉书》中,南越国第二代王姓赵名胡,而未见“赵眜”之名。我们认为,二者为同一人,可能是史书传抄之误或一人二名(一越名,一汉名)之故,最终以考古实物为准,称南越文王为赵眜。
“泰子”金印
出土于墓主胸部,金质,龟钮,长2.55厘米,宽2.35厘米,印面阴刻篆文“泰子”二字,有边栏和竖界。“泰”通“太”,故“泰子”实为“太子”。这是墓中出土的三枚金印之一,铸造工艺精细,甚为珍贵。
“赵眜”玉印及印文
“泰子”金印及印文
“泰子”玉印及印文“
帝印”玉印及印文
墓中还出土有“泰子”玉印一枚,但与“泰子”金印相比,印文布局、字体都有所不同。对于两枚“泰子”印章的归属,说法不一,基本上有三种可能:赵眜是赵佗之孙,一般来说非太子,因此两枚印章属于赵眜之父,因其父早亡未继位,故传于赵眜并随葬;赵佗有可能立孙赵眜为太子,故两枚“泰子”印章都属赵眜;“泰子”金印为赵眜其父所有,而“泰子”玉印为赵眜所有,因二者印文风格不同,可能非同时代之物。
“帝印”玉印
该玉印出土于墓主腹部,青玉质,螭虎钮,2.3厘米见方。螭虎钮周围刻云纹,其腹下有穿孔,可系绶带,印台四周阴刻勾连雷纹。印面阴刻篆文“帝印”二字,有边栏和竖界。
西耳室还出土有“帝印”封泥,但封泥字体与印章字体不同,可知墓主生前至少有两枚钤印“帝印”的印章。这种直书“帝印”的印章十分罕见。
丝缕玉衣
丝缕玉衣出土于主棺室,共用玉片2291块,以丝缕缝系、麻布黏贴编缀而成。分为头套、上身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全长1.73米。出土时,编缀玉衣的丝线与麻布已朽,玉片散落。为保证玉衣出土状态的完整,考古人员使用“竹签插取套装法”,将玉衣整体取出,后由社科院专家用3年时间将其修整复原。
玉衣,是两汉时期高级贵族下葬所专用的敛服。根据史书记载,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从考古实物来看,我国已发现玉衣50件左右。这些玉衣,时间上,早不过西汉文、景之际,晚不过东汉末期;材质上,多为金、银、铜丝编缀玉片而成。而南越王赵眜这件玉衣,则是目前考古所见唯一的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这种南越国的创新之举,其缘由无法定论,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汉代丧葬制度和玉衣文化的新实例。
丝缕玉衣
珠襦饰物
在丝缕玉衣的上半身,覆盖着一件短上衣,叫珠襦。所谓珠襦,就是用小珠缀串装饰的短上衣。南越王珠襦下部装饰三条纹带,由金花泡、金素泡、银贝、玻璃贝等组合成菱形图案,缝缀在衬里的丝绢织物上。出土时,珠襦已经朽烂,留下这些小饰件,它们的底部还残留着丝绢的痕迹。
金花泡的设计和加工十分精细,球面形泡体上的金丝和金珠都是焊接固定的。在20倍的放大镜下,您可以清楚地看到金花泡的焊接点,这样微细的工艺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它的工艺技术,可能来自于古代的西亚地区,是中西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证之一。
金花泡
角形玉杯
承盘高足玉杯
铜框玉盖杯
角形玉杯
该角形玉杯出土于主棺室墓主棺椁头箱,由整块青白色硬玉雕成,呈犀角状造型,口部椭圆,高18.4厘米。应为酒器。
这件角形玉杯玉质精美,历经两千多年后在灯光下仍散发着温润的光泽;雕工精巧,综合运用了圆雕、线雕、浅浮雕、高浮雕等雕刻技法,纹饰以卷云为主,杯口下缘还雕有一只尖嘴兽;造型精奇,在我国古代,这种犀角型酒器极为罕见。它是南越王墓出土的众多器物中,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承盘高足玉杯
该玉杯出土于主棺室墓主棺椁头箱,由高足青玉杯、金首银身游龙衔花瓣形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玉杯下原有一圆台木托座,已朽。整件器物通高17厘米,玉杯高11.75厘米,铜盘外径23.6厘米。它由玉、金、银、铜、木五种材质的器物组合而成,工艺精巧,造型罕见。
这件承盘高足玉杯,有可能是南越王生前承接甘露,服食玉屑所用。因汉代统治者迷信黄老之术,史书载,汉文帝曾得一玉杯,上书“人主延寿”,汉武帝曾在建章宫修造仙人承露盘,但其具体实物都不得所见,故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玉杯,甚为难得。
铜框玉盖杯
铜框玉盖杯出土于主棺室墓主棺椁头箱中,通高16厘米,口径7.5厘米。杯身是一个窗棂形鎏金铜框架,分成上下两截,上截嵌入8块竹片状青玉片,下截嵌入5块心形青玉片,使整个杯体为八棱筒形,杯座呈喇叭状。杯盖顶镶嵌一块螺纹青玉。这件器物制作工艺复杂,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先制好铜框,将其加热,再嵌入玉片,待冷却后,二者铆合牢固成型。它代表了汉代高超的镶嵌工艺技术的发展。
玉盒
玉盒由青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晶莹透亮,出土自墓主棺椁头箱,盖与盒身有子母口相扣合。通高7.7厘米,盖高3.55厘米,口径9.8厘米,重203.1克。盒盖面隆圆,上面的一个桥形钮里所套的玉环可以活动。盖面的纹饰分为三区,盖顶近钮处为浅浮雕的8片花瓣纹;中间一圈是凸起的色连涡纹;最外圈共8组纹样,四组色连雷纹与4组阴刻的花蒂纹两两相间。三圈纹饰之间有突起的宽带纹为隔界。盒身像个圆碗,外壁装饰有3圈纹饰:上圈4组凸起的色连涡纹;下圈靠近圈足处是一道索形的斜线纹。玉盒内外打磨光洁,雕镂精细。盖内有线刻的双凤纹饰,一凤回首,一凤朝前,相互缠绕,脚踩在一个圆圈上,盒盖原已破裂,在原有的钻孔旁加钻两个小孔,可以穿绳缝合,足见在当时已属珍罕之物,破裂后仍然修补使用。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出土于主棺室,原盖在墓主玉衣头罩之上,青白玉雕成,直径10.6厘米。其形似玉璧,以双环而将纹饰分为两个部分。内环中为一游龙,昂首挺胸,前后爪及尾部伸至环外;内外双环之间,一凤鸟站在游龙前爪之上,并转头与龙对望,其头冠与尾部夸张地延伸成卷云纹状,将双环之间的空间填满。整件玉佩运用了线雕和透雕的雕刻技法,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图案被选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徽。(www.xing528.com)
玉盒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兽首衔璧玉佩
凤纹牌形饰
兽首衔璧玉佩
兽首衔璧玉佩出土于主棺室墓主头罩顶部,由整块青玉雕成,通体受沁严重,长16.7厘米,宽13.8厘米。这块玉佩整体由一个长方形兽首和一个圆形谷纹玉璧组成,兽目圆睁,额眉上扬,神态生动,兽鼻处有一銎孔,玉璧由此和兽鼻相套合,可前后摆动。更为特别的是,兽头右侧还透雕一虎形动物与兽头相连,而兽头左侧光平,整体构图呈不对称状。该器物设计巧妙,既有传统中国文化的“方圆”,又有迥异于传统风格的“不对称”,是一件独特的艺术珍品。
凤纹牌形饰
凤纹牌形饰出土于主棺室墓主头罩左侧,青玉质,受沁严重,长14厘米,宽7.4厘米。全器扁平,双面透雕,当中为一长方框,上连一朵卷云纹,框内透雕一变形凤鸟;方框下端原已折断,特铸造两个“H”形小金襻以接合,其下连接一高冠卷尾变形凤鸟;方框右侧雕一凤鸟,昂首立于一块玉璧之上,凤尾长垂,末端回卷托璧;方框左侧为一串璎珞纹饰,上有变形小鸟。整器构图充满动感,布局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想象力。
虎头金钩扣玉龙
虎头金钩扣玉龙出土于主棺室墓主头罩右侧,由青玉质龙形佩和金质虎头带钩套合而成,通长14.4厘米。玉龙长11.5厘米,呈“S”形,龙首衔鳍,龙尾原已折断,断口两边各钻三个小孔,用以穿线连缀。虎头金钩长5.9厘米,首尾均为虎头形,尾部大虎头额顶凿刻一“王”字,虎口为一长方形套銎,出土时龙尾套于虎口之中。该器物的龙形佩本为单独使用,折断后,奇思妙想的南越人又设计了虎头钩与之套合,从而形成了龙虎相争的生动画面,并成为墓主心爱之物,随葬左右。这种金虎玉龙的搭配由于成因出于偶然,乃古人一时之兴起,故在传世和考古出土的器物中绝无仅有,可谓天下无双。
玉璧
西汉南越王墓中共出土玉璧71件,在全国各时代单一考古遗址中首屈一指。这些玉璧大小不一,最大一块直径33.4厘米;纹饰、造型不同,可分为璧面纹饰两区、璧面纹饰三区、涡纹玉璧、三龙重环玉璧、双联璧五种。其中,雕饰有三区纹饰的玉璧,在全国都非常罕见,而在南越王墓中共出土有5块之多。
玉璧作为礼仪用器,在史料中记载,有祭天之用。南越王笃信于此,梦想灵魂升天,故下葬时以玉璧裹身,并在棺椁内外也放置大量玉璧,包括:外椁盖上置4块大玉璧,头箱中7块,足箱中2块,内棺一侧3块,玉衣上10块,玉衣与墓主身体之间夹14块,玉衣下压5块,脚底还有一块双联玉璧。墓主赵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崇尚玉璧的统治者了。
虎头金钩扣玉龙
玉璧
墓主组玉佩
组玉佩
墓中共出土组玉佩11套,是已知汉墓中出土最多的。这些组玉佩分属于墓主、4位夫人和部分殉人,其最精美的当属墓主组玉佩。
墓主组玉佩由32件不同质地的饰件组成,以玉饰为主,计有双凤涡纹璧、龙凤纹涡纹璧、犀形玉璜、双龙蒲纹玉璜各1件,玉人4件,壶形玉饰、兽头形玉饰各1件,玉珠5粒,玉套环1件,玻璃珠4粒,煤精珠2粒,金珠10粒。
双凤涡纹璧直径6.9厘米,青玉雕成,土沁成灰黄色,璧上两面是涡纹,璧下两侧各透雕一凤鸟。
龙凤纹涡纹璧直径7.2厘米,通宽10.2厘米。青玉雕成,灰黄色。圆璧内透雕一游龙,身躯卷曲,张口露齿,挺胸翘尾。璧的两侧各透雕一凤,左右对称,好像攀援于璧上,回首外望。
犀形玉璜通长8.5厘米,高4厘米,以透雕、起突的方法活现出一只张目怒视的犀牛形象,犀牛有双角,脊部如鞍形,有一圆孔,长尾下垂向上回卷,与头部成对称,前后肢蹲曲。
双龙蒲纹玉璜外弦长14.2厘米,青白玉雕成,圆弧形。璜的两端雕龙头,头上有角,璜的顶部上下沿饰两组透雕云纹,顶尖如蒂形。
漆木屏风
漆木屏风复原件
这件屏风摆放于主棺室东侧墙边,出土时漆木结构已腐朽,整体塌落,经实地测量,屏风的规格尺寸约为:高1.8米,正面宽3米。整体结构为:正面等分3间,中间有两扇屏门,可向后开启;两侧有翼障,可折叠,亦可90度展开;上下均有铜鎏金构件。专家根据残存的漆片及铜构件之编号,对屏风进行了科学复原,主体漆木呈黑红两色,绘卷云纹。这是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实用屏风,其规模大、结构巧,装饰华丽,弥足珍贵。
这件屏风上下的铜鎏金顶饰与托座也颇具特色。顶饰一共有两种,一种为朱雀顶饰,有2件,高26.4厘米。整体造型为展翅朱雀,身刻鳞片状细羽,脚下踩火焰纹方座,头顶有管。有趣的是,在朱雀尾部凹槽和头顶管中都发现了羽毛的残迹,可以想象,这里应用来插上雉鸡尾羽,雉羽五彩缤纷,更添屏风华丽之色。另一种顶饰为双面兽首顶饰,共3件,宽58.5厘米。其兽眼圆睁,鼻高而宽,胡须外卷,张口露齿,形似人面。其双角、眉毛、双耳皆巧妙地向外伸展成卷云状。兽头顶部亦有一管,亦插雉羽。
双面兽首顶饰
朱雀顶饰
人操蛇托座
蟠龙托座
屏风托座分有3种,左右对称,共6件。一为蛇纹托座,位于屏门下,呈三蛇互相缠绕之态;一为人操蛇托座,位于屏风转角处,形态为:一男子跪坐,短衣打扮,跣足,口衔一条双头蛇,双手双脚又各夹一蛇,整体为一人五蛇的组合;最后一种为蟠龙托座,位于翼障之前,形态为:一龙昂首摆尾,头顶有管,足踩双蛇,双蛇身体各卷缠一青蛙,在龙口中另有一青蛙蹲伏,神态安稳,与被蛇缠绕之蛙不同,整体为一龙二蛇三青蛙的组合。
这些顶饰与托座的造型,内涵丰富,引人联想,有的至今未有定论(如人操蛇托座、蟠龙托座等)。但它们巧妙又充满想象力的设计,与屏风主体复杂的制造工艺,是岭南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见证。
银盒
银盒
银盒出土于主棺室墓主棺椁足箱中,通高12.1厘米,重572.6克。整体呈扁球形,器盖与器身上有对向交错的蒜头形凸纹,是用模子捶揲而成,盖与身结合处的上下边缘还装饰有一圈穗状纹带,表面有极薄的鎏金,器盖上焊接3个银制小凸榫,器底附加一个鎏金铜圈足。整个器物上还有 “一斤四两……”等铭文。从蒜头形凸纹、捶揲式的制造方式、器身银含量等方面皆可证明,这件银盒应是一件海外舶来品,源自波斯地区。可南越王对于这件洋玩意的造型不太满意,又后加了盖子上的凸榫和器底圈足,中西合璧后方才作为药盒使用,出土时,盒内还有半盒药物,可惜已全部炭化。这件银盒,是广州作为中国海外贸易的最早港口、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重要物证。
铁剑
主棺室中共出土15把铁剑,其中10把放置在墓主身体两侧,左右各5把,这10把铁剑中,有5把还镶嵌有玉剑饰。这批铁剑随葬时都有丝绢包裹,出土时锈蚀严重,剑身与剑鞘已无法分离。它们的长度普遍都在1米以上,其中最长之剑更是达到了1.46米,为西汉考古发现之最,是名副其实的王者之剑。
5把玉具剑
“右夫人玺”金印及印文
“赵蓝”象牙印及印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