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耳室位于前室东侧,与西耳室相对称,呈东西向长方形,前面有一个过道和前室相通,室内长5.24米,宽1.75米,高1.83米。室顶用3块大石板铺盖,发掘前,顶盖石中间的一块已塌落,压坏了一部分随葬器物。
东耳室是陈放宴乐用具之所,随葬品数量很多,室内整齐地陈放有多套铜、石、漆木质乐器和许多盛酒的容器。北壁靠近过道处有一套铜钮钟,全部悬挂在木钟簨上。钮钟附近还有石编磬2套、铜甬钟1套、刻有“文帝九年,乐府工造”铭文的铜句鑃1套,皆直接摆放在地面,不见木架。此外,还有琴、瑟等乐器,均已腐朽。室内东南角堆满了各种青铜器,有的相互套叠压在一起,主要有提筒、钫、壶、瓿等大型酒器,以及六博棋、铜镜、带钩、铜戈。陶器有匏壶、瓿、罐、盒、钵。此外还有漆木器和铁器等。在少数铜器、陶器内,装有动物骨骸,还有一部分动物骨骸散落在地。
室内近门道处发现殉人一具,骨架已朽,经鉴定为一青年。殉人有组玉佩及铜镜随葬,形制较小,纹饰粗糙简单。遗骸北边有铜编钟、石编磬,推测殉人生前为敲击钟磬的乐伎。因室内没有发现棺木的痕迹,殉人有可能是被直接放置在地板上的。
东耳室
船纹铜提筒
船纹纹饰
船纹铜提筒
墓中共发现9件铜提筒,但这种船纹铜提筒仅此一件,出土于东耳室,通高50厘米,口径46.5厘米。这件提筒最特别之处在于其腹部纹饰:4艘首尾相连的船纹。这4艘船大致相同,船身修长,两端高高翘起,船上有6人,包括5名头戴羽毛装饰之人以及1名俘虏,船上还有形似羽旌(或说为帆)、橹、瞭望台等物,船的甲板下刻画出分隔的船舱,船舱内有铜鼓等物,船体周围另有海龟、海鸟、海鱼等动物围绕。综合来看,这组船形图案似为表示海上作战得胜,载着战利品和俘虏凯旋的场景。
提筒为古代大型储物之器,为我国两广、西南,以及越南北部所特有。这种船纹提筒极为少见,格外珍贵,它细节丰富的船纹为我们研究南越国的造船能力,以及证明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甬钟
钮钟
编钟
依据器形不同,墓中出土的编钟有两种,分别为“甬钟”、“钮钟”,都出自东侧室。甬钟1套5件,钟体上方有圆筒形甬,实心,上小下大,甬前有一小兽蹲坐,呈钩状,可用来钩住绳索以悬挂钟体,故甬钟为斜挂使用;钮钟1套14件,钟体上方为方环形钮,可用绳索从中间穿过以悬挂钟体,故钮钟为直挂使用。这两套编钟为中原文化典型之器,但都是南越国自铸,加上墓中出土的其他编磬、句鑃、琴瑟等乐器,其组合规模不亚于中原天子。(www.xing528.com)
甬钟悬挂方式
句鑃
句鑃铭文
“张义”铜戈
句鑃
出土于东耳室,1套8件,最大的1件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它是一种打击乐器,与编钟不同,需倒插在木座上,敲击演奏,为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以南尤其是古越族地区一带所流行。南越王墓的这套句鑃是典型的越文化乐器,每一件器身上还都刻有“文帝九年乐府工造”的篆体铭文,其下由大到小另分别刻有“第一”至“第八”的编号。“文帝九年”为南越文王赵眜继位第九年,即公元前129年,此处赵眜自称文帝也是对汉礼的僭越;“乐府工造”的意思是南越国的乐府工官监造此套器物。宝贵的铭文将句鑃的年代、制造机构标示明确,这套器物也成了时代的标尺和见证。
“张义”铜戈
在钮钟与甬钟之间的空隙摆放着3件青铜戈,其中1件去锈清理后,发现戈的内部刻有“王四年丞相张义”等铭文字样,刻划的纹道浅细,字体草率。经考证,这个“张义”就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秦国丞相张仪。因此,这件戈应是张仪在秦惠文王更元四年(公元前321年)时监铸造的兵器,可能是后来征战岭南的秦军带来的。看来,这把铜戈是墓主生前视为家传宝物而收藏,并带到阴间放在重要的场所作摆设。墓主入葬时距戈的铸造之年已有200多年历史,尤为珍贵。
铁锸
铁制农具
在东耳室南面排放着6件铁器,分别为2件、3件锸和1件锄。人们可能会觉得奇怪,在存放礼乐宴饮器具的东耳室内,怎么会放这些用于旱地和水田耕作的农具呢?这其实是刻意的安排。在古代有“天子籍田、劝民稼穑”的做法。《史记·文帝纪》载:“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相传天子的籍田千亩,诸侯百亩,都是征用民力来耕种的。但每年春耕前夕,天子、诸侯会手执耒耕(农耕工具)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墓主人显然也是继承了这种“籍礼”的遗风,特意放上几件农具,表示自己在弦歌宴舞时仍不忘躬耕劝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