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军 陈晓桦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宁夏固原开城元代安西王府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3年度和2005年度对北家山地点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7月中旬—10月中旬对处在遗址区域中部的长虫梁地点进行考古钻探和测绘。重点钻探面积17万平方米,勘定了“六盘”安西王府宫城方位规制,发现王府宫城高等级大型中央宫殿夯土台基和宫城的独特角台形制。
元代“六盘”安西王府遗址位于固原市区南18公里的原州区旧开城乡政府驻地西侧一带墚、塬山地,银(川)平(凉)公路、宝(鸡)中(卫)铁路从此通过。“六盘”安西王府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剌系在“六盘者”的避暑府邸,毁于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开成路大地震。元初六盘山开城的政治、军事地位异常重要,一度与元上都相当。2001年,开城“六盘”安西王府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遗址范围南北长约3500米、东西宽500—1000米,按当地地名自南而北主要分黑刺沟、北家山、开城村、长虫梁和瓦碴梁。另在附近银平公路东侧的墚峁上有平民墓葬区。2003年在北家山Ⅰ区地点探查有“六盘”安西王府的御苑。在长虫梁地点探明的王府宫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主城和瓮城构成,坐北朝南。城池主城南墙西段在现地表不显;北、西墙现地表有残余;东、南墙东段高凸于现地表或呈垄坎状,且东墙的中、北段部分夯土墙外侧暴露非常明显的夯土层。城址的西南角台已夷为平地,西北角台尚有迹可寻,东北、东南角台现存较为高大,呈土墩或馒头状。瓮城仅东墙高突现地表,其他墙体在现地表不辨。城内外及墙垣部位上为农田。
经探查,主城东墙长约475米(含角台与门址),墙基宽13—15.5米、残高3.8—9米。墙垣底有基槽,建在黑垆土之上。墙垣夯土呈浅黄色和褐色,墙外侧有增补迹象,增补夯土呈褐色,质坚硬。夯层厚8—15厘米。西墙长约454米(含角台与门址),墙基宽9—14.5、残高1.8—3.6米。北墙长约341米(含角台),墙基宽约14、残高2.4—3.6米。夯土为五花夯土。南墙长约328米(含角台与门址),墙基宽10—16.5米、残高1.4—2.2米。城垣周长约16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勘探出的城池角台外侧的一边都是折拐2次缩进与城垣墙体相连,似所谓的双出阙结构,每次折收3—4米,唯东北角台第一和二次折拐缩进分别为7.5米和5米。角台外侧一边的这种折拐缩进表现出一种逆时针转向规律,即东北角台在北侧面折拐收进,西北角台在西侧面折拐收进,西南角台在南侧面折拐收进,东南角台在东侧面折拐收进。东北角台与东南角台的另一外侧边即它们的东侧面与南侧面又有凸出墙体的部分。各角台规模不甚一致。角台均以浅黄色土夯筑,土质较细,少含杂质。(www.xing528.com)
主城墙垣东、西和南面辟门。东门位于东墙南部,门道南、北部外侧有凸出墙体的门阙。在门道处距现地表深1.7—1.8米发现有青石板、砖瓦块和白灰墙皮;在门道内、外侧距现地表深1.3—2.4米有踩踏活动面,深褐色,质坚硬。西门位于西墙中部偏北处,门道内距现地表深0.9—1.2米,有厚0.35—0.6米踩踏活动面。在门道东侧附近发现较大面积的厚约1米的砖块、琉璃瓦片及混杂白灰墙皮、赭红颜料碎块等堆积。西、东门向外均发现有宽24—32米、残长约100米的路土面。南门位于南墙中部,门道内距现地表深约1米,有厚0.12—0.6米踩踏活动面,上有砖石块。
经勘探在主城内的中北部分布有夯土基址HJ1—HJ5。其中规模最大的中央夯土基址HJ1处在城内南北中轴线上,HJ2和HJ3对称分布于HJ1东、西翼,大体沿城内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各夯土基址平面形制不同:HJ1为“工”字形,HJ2为“亚”字形,HJ3为“土”字形,HJ4和HJ5大致呈长方形。HJ1南北长约124米,东西宽49—54米,中部最窄处21米,基址规模蔚然宏大,其残存顶部现仍高出现地表面0.6—2.7米,高于当时活动面3—3.7米。通过深孔钻探,HJ1夯筑前在当时活动面以下挖有基槽,基槽深约2米,其内以细黄土和细沙砾隔层夯筑,夯土结构质密坚硬。夯土基址周围田埂地头散见有青灰色砖块,大量黄、绿、白釉板瓦和筒瓦残片,黄、绿釉龙纹瓦当、滴水残块及刻饰有花纹的青石块等,同时也钻探出白灰墙皮和赭红颜料块等。夯土台基周边距现地表深2.2—2.9米发现有大面积踩踏活动面。夯土基址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城内北部,城内南半部没有发现建筑基址,为空旷区域。
瓮城平面长方形,其形制相对主城很小,处于主城南墙中部外,围护主城南门,由东、西和南面墙垣构成,在南面墙的中部正对主城南门位置开瓮城南门,其门道东西宽约13米。
50年前,“京兆”(西安)安西王府城址曾作过勘查和试据,此次,“六盘”(开城)安西王府宫城的发现勘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宫城内夯土基址的布局及其周围的建筑遗物,符合元代宫殿的建筑形式,即讲究对称和装饰。就对称性而言,HJ1处城内南北中轴线上,在它的东、西侧和北面,有沿城中轴线对称分布着的HJ2—HJ5,相对集中于城内北部。以装饰性来说,夯土基址范围地面上所见色彩绚丽的琉璃饰件与石刻品,一方面反映了原建筑的辉煌壮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原建筑不凡的等级规格、皇家气派。在城内东部还发现一件口径1米多的井口石质箍沿(1/3段),说明城内供水系统是以凿井方式获取用水。在基本承袭了中原传统的宫殿建筑格调的同时,宫殿基址前留有大面积空旷地带,增入了适应蒙古习俗要求的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在城四角探查出的独特角台形制,也是此次勘探的重要收获,元中都宫城的“三出阙”角台形制似可在这追溯到它的踪影。而宫城附置长方形小瓮城,似又是仿自元大都、元上都城门外筑瓮城的做法。总之,“六盘”安西王府宫城的勘定和测绘工作,为“六盘”安西王府遗址与“京兆”安西王府故址及与元三都的多方面比较研究、对元代城池规制等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原载《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