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即今西安市,元代为陕西行中书省的省会。西安“京兆”安西王府城址曾于1956年冬由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查,1957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又进行了复查、勘测。为便于直观反映“京兆”与“六盘”两地安西王府宫城的基本情况,兹以表格形式将这两处宫城遗址做一对比:
续表
从上表中的对比内容可以看出,两地安西王府宫城的相同之处主要在于:
一是城池择地选址靠近河流水源。
二是城池为单重城,坐北朝南。应该是效仿自古宫门朝南开的惯常做法。
三是城垣平面形制的主体呈长方形,南北长于东西。
四是城垣东、西、南三面辟门,南门开在南垣中间。
五是城池内中央都有大型夯土台基,可能为“工”字形平面布局,台基东西宽与南北长大体比例皆为1∶2。在中央夯土台基东西两侧及其北面均有建筑基址,此外多是空地。
六是就城池围墙北面不开门这一点来推论,两处宫城内的中央夯土台基上的主殿均应坐北朝南。
七是宫殿台基沿用的都是中原传统的筑基形式。《营造法式》卷三筑基之制:“每方一尺用土二担,隔层用碎砖瓦及石札等亦二担……每布土厚五寸,筑实厚三寸;每布碎砖瓦及石札等厚三寸,筑实厚一寸五分。”1959年发掘的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四座元代建筑就是用碎砖瓦石札和黄土分层夯筑基础。《营造法式》规定的黄土层厚度9.3厘米,碎砖瓦石札层厚度4.7厘米。“京兆”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宫殿台基的夯土层厚8—10厘米,瓦砾层厚2—3厘米;“六盘”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宫殿台基的夯土层厚8—12厘米,夯土层间的细砂粒层厚3—5厘米。夯土层厚度基本处在《营造法式》规定的尺寸左右;瓦砾层厚度与《营造法式》规定有一定差距;而细砂粒层厚度与《营造法式》规定的石札层厚度则比较接近。(www.xing528.com)
两地安西王府宫城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池所在的地形地势不同。“京兆”安西王府宫城处于低海拔的山前平原区;“六盘”安西王府宫城处在高海拔的崇山峻岭区。
二是城池规模有大小之别。“京兆”安西王府宫城规模较大,其城垣周长2.28公里;“六盘”安西王府宫城规制相对较小,其城垣周长约1.6公里,且在主城南门外还套有一小瓮城,城池总平面轮廓为“凸”字形。
三是城池东、西二门具体位置有异。“京兆”安西王府宫城的东门和西门大致处在东垣和西垣的中部,二门基本对称,门道宽度相同;“六盘”安西王府宫城的东门和西门不对称,且二门的门道宽度不相一致。
四是城池四角之角台形制明显不同。“京兆”安西王府宫城四角向外突出的平面近半圆形,这种圆形角台的形式可能影响到奉远城;“六盘”安西王府宫城4角外侧面向外突出的平面呈“二出阙”结构,这类出阙的角台形式在元中都曾出现。
五是城池内中央大型宫殿基址的具体方位略有差别。“京兆”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大殿基址正处在城内中心地带;“六盘”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大殿基址处于城内北半部,从而使城内南半部更显空旷。
六是城池内中央大型宫殿基址的东西宽与南北长虽然均为1∶2,但它们的规模、形制有所差异。“京兆”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大殿基址的规模大于“六盘”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大殿基址。前者呈平面长方形,后者呈平面“工”字形。
七是地质条件的差别致使两地宫城宫殿台基的夯筑结构稍有不同。“京兆”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大殿基址以黄土和瓦砾相间夯筑;“六盘”安西王府宫城中央大殿基址探查有基槽,基槽内以细黄土和细砂相间夯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