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盘安西王府建制的历史背景

六盘安西王府建制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初安西王的分封是元朝军事戍防体制中的表现和产物。“王府冬居京兆,夏徙六盘山,岁以为常”。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既立开成路,“仍视上都,号为上路”,立王相府,商挺出为首任安西王相。忙哥剌地位至尊,这不仅是因忽必烈父子关系亲密,更有镇戍河西的需要。阿难答统军15万驻防于元朝西部边防线,是元朝抵御察合台后王的主要力量。

六盘安西王府建制的历史背景

元初安西王的分封是元朝军事戍防体制中的表现和产物。元朝在保持中央精兵的同时,基于治安和国防的需要,在内地重镇及边远要塞派驻了大量军队,即与中央宿卫制并存地方镇戍体系。“宿卫诸军在内,而镇戍诸军在外,内外相维,以制轻重之势”,史称忽必烈与谋臣斟定全国镇戍规模,“达兵机之要,审地理之宜”,“命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而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淮、江以南,地尽南海,则名藩列郡,又各以汉军及新附等军成焉”。此仅就全国形势而言。

在地方镇戍体系内,元朝政府有诸王分封与皇子出镇制度。中统建元,仿“周封列国七十,而同姓者五十三人;汉申丹书之信,而外戚侯者恩浸广矣”,对其“宗室驸马,通称诸王”。诸王分封是蒙古传统的习俗,是为加强对辽阔境土的有效控制,分地多在边徼或游牧地区。所谓皇子出镇,是作为王子而受朝廷委派的职务,即宗王受封某地,负责该地区镇戍征伐,并代表朝廷监临当地军政。这种受封并非实封,是封藩不治藩,仅取“封建之余意”,主要职责在于军事镇戍。从名义上讲,出镇宗王为镇戍区最高军政长官,但地区行政并不归其管领,行政由行省地方官员掌握。二者的分工在于,出镇宗王重在统军镇戍,而地方行政及部分治安由元朝地方官僚系统控制。元人所谓“镇之以亲王,使重臣治其事”正是宗王与行省分权而治的概括。但由于宗王是代表大汗(皇帝)镇守一方,位尊势重,在监督与协调地方军政首脑及贵族权要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

忽必烈十子各有封地。皇子出镇的地区,有岭北、河西、吐蕃、云南、江南等地。忽必烈次二子皇太子真金有封地在云南;次四子那木罕初封北平王,出镇西北边,后改封北安王,出镇漠北;次五子忽哥赤封云南王,出镇云南;次九子脱欢为镇南王,初镇鄂州,后改镇扬州;次六子爱牙赤大王、次七子西平王奥鲁赤、次八子宁王阔阔出、次十子忽都鲁帖木儿王等诸王分地,“大率错列于陕西、四川、甘肃边徼”。分地是诸王子承自其父忽必烈的一份产业。至元九年(1272年)冬十月丙戌朔,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赐京兆为封地,驻兵六盘山。忙哥剌长兄朵而只王早卒,次兄是皇太子真金,所以他在皇子中有特殊地位,忽必烈将自己原先分地且已“大治”的关陇地区,赐封忙哥剌既是厚爱又是信任。次年忙哥剌益封秦王,别赐金印,一藩二印,两府并开,“其府在长安者为安西,在六盘者为开成,皆听为宫邸”。“王府冬居京兆,夏徙六盘山,岁以为常”。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既立开成路,“仍视上都,号为上路”,立王相府,商挺出为首任安西王相。忙哥剌地位至尊,这不仅是因忽必烈父子关系亲密,更有镇戍河西的需要。安西王出镇京兆,分兵驻六盘山,兼辖河西、吐蕃、四川等处军民之政。其时蒙宋相峙于四川,安西王除负责西方防御察合台后王东侵外,还主持全川战事。至元十五年(1278年),忙哥剌卒,子阿难答嗣。阿难答统军15万驻防于元朝西部边防线,是元朝抵御察合台后王的主要力量。(www.xing528.com)

安西王冬春驻奉元路长安城,夏秋驻六盘山开成,就像元朝的皇帝冬、夏分驻大都与上都一样。两处王府之间来往路线,循元代陕西行省驿道。《经世大典·站赤》载有开成站和镇原站。在开成设置驿站向东南通凤翔、长安以至中原、四川等地,西通兰州、青海、西域、西藏,自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由此北去鸣沙、灵州以至宁夏府路,也设有驿道,以与通向西域、蒙古和首都各主要驿道相连接。在固原东南的镇原设站,又说明元代作为安西王府治所之一的开成路,通向安西王另一治所奉元路长安城的驿道,也有可能不只是从固原南上六盘山,再历弹筝峡险路,走平凉、泾州之线的驿道,而又有可能由固原向东南,经六盘山东侧黄土沟壑区的丘陵原梁川道中到镇原再南下泾州,再去凤翔、长安。

第一代安西王忙哥剌秉承蒙古诸汗巡游遗风,袭仿元代两都冬、夏巡幸制度,长安、开成迭为安西王辖境的政治中心。在两府的构筑、格调方面,也都体现出两都的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