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培养劳动者。他说,“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成真正的人”“每天劳动不止,让心灵如天天耕地的犁耙光洁如镜”。在这次看似简单的大蒜种植活动中,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飘进了蒜香,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聊丰收——聊出自信
“‘苗苗园’的大蒜可以丰收了,我们中午一起去丰收……”我的话音还没落,教室里已闹成了一锅粥。一位孩子说:“老师,那我们开个丰收会吧!”“好啊!”话一出口,一群孩子已经跑上讲台,拿起粉笔布置起黑板了。
在这次种植活动中,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知道了大蒜的种子,长得和山竹一样,一瓣一瓣白白的。”
平时不爱发言的胡语烨此时却自信满满地讲一大通:“那天,是妈妈带我一起去买种子的。妈妈挑的都是一个个又白又大的种子。妈妈还告诉我,因为大蒜比较好养,适合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种。回到家,妈妈和我一起把大蒜一瓣一瓣剥开。第二天,老师把种子发给我们,还告诉我们,尖的一头要朝上,种子不要全部埋入泥土。老师带着我们来到‘苗苗园’,我们用手一起把土铺平,用小铲子挖出一些小坑,把蒜种子一个一个地播种下去……”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美美地回味着。胡语烨讲完后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蹦蹦跳跳地回到位子。
接着孩子们谈到大蒜的营养价值、大蒜的用处……
我想,虽然孩子们收获的大蒜不多,但他们收获了更多超越大蒜本身的东西:既有农事知识,又有内心的丰盈,更有劳动的色彩。
2.拔大蒜——拔出自立
来到了“苗苗园”,小胖墩彭凯第一个跑上去,他挽起袖子,两手紧握,用力向上拔,谁知大蒜纹丝不动。他继续用力,摔了个四脚朝天,手里抓得仅仅只有大蒜的茎叶部分,大蒜根还牢牢地扎在泥土里。这时旁边的董子皓小声地说:“老师,我没拔过大蒜,我不会拔。”显然他已被那“四脚朝天”的同学吓坏了!接着一群小家伙犯了难,都聚到了我身边:
“老师,我手都拔疼了,还是拔断了。”
“老师,这泥土太硬了,我用手挖,手指头都挖痛了。”
……
他们个个手里举着半截拔断的大蒜,愁眉苦脸地向我求助。我也去试了试,果然,因近来一段时间天气晴朗,泥土已被晒得如石头般硬,使拔蒜的孩子陷入了困境。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想起办法:
有的说:“抓紧大蒜,用力往上抽出来!”(www.xing528.com)
“不行,那也会断的。我用小铲子把泥土挖松就可以拔了!”
“可是,我们出发没有带工具啊,现在哪里去找呢?”
“我有办法,抓住大蒜轻轻地摇,把泥土摇松了,再拔出来。”
“我有好办法,”小陆同学歪着头激动地说,“一次我和爷爷去爷爷家菜地拔草,爷爷告诉我,下雨过后,草最容易拔出来。那我们就给大蒜先浇些水,泥土变湿、变软,就可以拔了!”说完他跑回教室,拎来了水桶!有的抬水,有的浇水,有的拔大蒜……不一会儿,孩子们你一根我一根地把园里的大蒜拔完了!
只有七八岁的孩子,面对拔大蒜的重重困难,懂得主动求助,懂得积极想办法,明白分工合作,这正是种植劳动中产生的自立意识和自信能量。劳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自由、自信、自立的真正的人。
3.分享美食——懂得珍惜
孩子们拿着大蒜,就像捧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一样小心翼翼:有的一直拿在手里不愿放下;有的担心放书包里挤破了,理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有的拿出餐巾纸小心翼翼地包着……
放学了,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把劳动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作为配料做一份美食,拍照发到QQ群相册里。这下可热闹了,群里消息不断,美图不断,更多的是被孩子们的一句句感悟折服——
吃着自己种的大蒜,真香,我吃了2碗饭。
——周晨熙
今天我在拔大蒜,体验了一回农夫。看到自己亲手种的大蒜成熟了,很开心,也很自豪!但也感受到农民伯伯是很辛苦的,我以后要好好爱惜粮食!
——杨佳音
从一粒种子到餐桌上的美味,我感受到它的来之不易。
——袁梓萌
种大蒜、护大蒜、收大蒜、聊大蒜、品大蒜,孩子们乐此不疲。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和成功喜悦,明白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