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光少年帆帆的乐助之旅

阳光少年帆帆的乐助之旅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帆帆虽然不会用华丽辞藻表达感谢,但他每每用微笑传播着自己的心声,“乐笑”成了帆帆的典型标志。学校和班级也提供各类平台进行“乐学”活动。帆帆慢慢蜕变成了一个“乐助”的阳光少年!

阳光少年帆帆的乐助之旅

当初刚入学一年级的帆帆,视力低下,整天低着头,老师跟他说话也没有声音,是个胆小又不自信的小不点儿。这几年他是怎么蜕变成现在阳光开朗的“三乐少年”呢?

我们的镜头慢慢回放着这八年的VCR。

1.“乐笑”的你

记得帆帆刚刚入学那会儿,学校对新生都会组织各类入学适应课程和融合活动,让我们的特殊孩子渐渐适应环境,融入集体生活,让他们脸上展现出纯真可爱的笑容。

(1)结盟同伴,初展微笑

帆帆家比较远,所以他住宿在校。刚入学的他就表现出了各种不适应。因此,班主任蒋老师开展了“小伙伴结盟”活动,让帆帆不仅能和自己班级的同学互相帮助,还会有高年级对应的哥哥姐姐来帮助他,和他一起叠被子、洗衣服、吃饭。帆帆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一丝微笑。

(2)共享游园,流淌微笑

2011年12月31日,第一个迎新年元旦会演,帆帆和同学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表演了《唐诗新唱——咏鹅》。那是帆帆第一次站上舞台,虽然表演略显青涩,但获得了老师和家长的好评。2012年6月1日,学校里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帆帆在大哥哥的带领下参与了趣味游园和水果拼盘,收获快乐。帆帆慢慢喜欢上了这里,心底里流淌过一丝微笑。

(3)联谊关怀,传播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学校联谊呵护孩子成长。三年级时,帆帆用自己最真诚的微笑欢迎一群来自广州佛山的老师。在学校的牵手下,帆帆所在的班级和佛山的一个班成了联谊伙伴。远在广州的小伙伴时不时地会给帆帆和同学们寄来学习用品和好吃的。帆帆虽然不会用华丽辞藻表达感谢,但他每每用微笑传播着自己的心声,“乐笑”成了帆帆的典型标志。

2.“乐学”的你

微笑待人的帆帆,不仅为人诚恳,而且乐学乐做。学校和班级也提供各类平台进行“乐学”活动。

(1)学自信:展自我风采(www.xing528.com)

“每只雏鹰都有展翅高飞的梦想”,特殊孩子也不例外。帆帆虽然视力不好,但酷爱唱歌。班主任为此特别设计了适合这群特殊孩子的舞蹈和歌曲,让像帆帆一样的孩子能展示自我风采,让这群折翼的雏鹰重获自信。

(2)学自理:显自我能力

像帆帆这样特殊的孩子,最需要学的技能就是自理,如:系鞋带、叠衣服、穿拉链衫等。在每次的班队课上,班主任都会组织寓教于乐的培养自理能力的活动。学校每学期也会进行不同类型的自理能力比赛。就这样,帆帆慢慢学会了各类自理技能,彰显了自我的能力。

(3)学自立:增自我价值

乐学、爱学、好学的帆帆在老师、家长、学校等合力的引导下,和班级同学一起走进沃尔玛学习怎样购买日常用品,坐公交去万达影院看电影、买爆米花。融入社会大家庭,实现自我的价值,他们才能真正回归社会。

3.“乐助”的你

瞧,下面就是现在大家眼里的帆帆——

“大小眼哥哥给我吃糖了,哈哈哈哈!”——远处传来低年级小朋友和帆帆一起开心的笑声。

“我们家谁的名字都不会叫,只会叫帆帆!”——源于脑瘫学生的奶奶听到自己孩子会喊名字时的激动。

午睡起床帆帆又帮我们家穿衣服了,太感谢了!”——来自同班一位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妈妈的感激之语。

帆帆慢慢蜕变成了一个“乐助”的阳光少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