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全球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跨文化传播具体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来到中国,中国走向世界
应让中国受众充分意识到“世界来到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大趋势。媒介在制作生产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内容时,要保证让中国受众也听得到、看得到、读得到,培养国内的人用世界的和全球化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去除“井底之蛙”和“夜郎自大”的心态。既强调中华文化历史上的辉煌,又有适度的文化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中国的文化面临着怎样的全球性的挑战。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中华文化相关栏目是一个对外传播的窗口,其他媒体如报刊广播杂志也不妨多刊登或播出一些从不同角度看中国文化的内容,以求进一步开拓国内受众的视野。应更加主动地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全面出击,让外国受众更多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以便通过传媒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改变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和对中国人的误解与偏见。
这要求传媒与所有文化工作者联合,以全球化为背景看待和认识一切文化,做到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知己知彼”,增强交流沟通的效果。不能片面注重生产可以在国际艺术节拿奖的影视作品和其他文化作品,甚至为了获奖而在内容上迎合某些外国受众的欣赏口味和猎奇心理,在文化产品中过度突出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中的某些不健康因素。相反,“全面出击”就是要在对外宣传中大力增强文化传播的成分,用文化产品的生动形象的内容弥补传统的“新闻外宣”的不足。同时,眼界要开阔,要把目标对准国外不同阶层的受众,包括社会上层的政要、社会中层的知识分子、商界人士、白领等等,也不可忽略文化程度较低的阶层。
(二)开展文化产品制作中的国际合作
文化的相互认知与交流是增信释疑和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文化产品制作中进行国际合作,敞开胸怀引进人类先进文化。除了直接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再次引进,还可以考虑创新,即通过跨国合作,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传媒工作者和其他文化人走到一起,来共同生产出符合新时代全球化挑战背景的力作。中国一些电视节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在东南亚国家受到欢迎。《我是歌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甄嬛传》等在越南播放时,都引起收视热潮。这方面,内地和港台传媒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中国与东盟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合作已经开始。以“印象·刘三姐”制作人梅帅元为核心的广西实景演出创意团队,在越南下龙湾海上打造的实景演出《越南越美》等文艺项目都是文化传播的合作作品。(www.xing528.com)
影视合作仅仅是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双方的文化产业合作方兴未艾,以现场表演、电视广播、电影、书籍等为代表,文化贸易正向多元化发展,交流的领域和渠道大为扩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成绩斐然,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但是各国在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时,仍然有不少“短腿”需要突破,如文化交流难以带动文化贸易“走出去”;“走出去”的产品针对他国特点的创新改造不够等。
(三)传媒人才队伍建设
一切落实到人才问题上。要实现上述对策,改进传播方式,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特殊的传媒人才队伍,既通晓中文和外语又理解中外文化之异同的人才。一些在海外留学的中华学子、华人华侨,对中外文化都比较熟悉,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已出版译著120余本,包括《诗经楚辞》《老子》《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西厢记》《红与黑》等。2010年,继季羡林、杨宪益之后,许渊冲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这就是许渊冲,一位怀着赤子之心的老人,一代翻译大家,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也为我国急速增加的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了机会和挑战,并要求我们增加“跨文化传播”等课程设置,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总之,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入侵”中国的文化海岸,急需中国媒介帮助和引导大众应对。相信跨文化传播迅猛增加的结果是创造出更加富有先进性的中华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