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的第一场暴风雪从美国刮到中国,互联网遭遇到第一次寒冬。2000年4月纳斯达克科技股一泻千里,美国的网站陷入倒闭潮、并购潮,但中国仍有三家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逆风上市,虽然一直徘徊在垃圾股边缘,却通过自身的绝地反击获得重生。总体来说,从2001年到2004年,是世界商业网站的启动期。
(一)商业网站的破冰重生
2000年年底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是必然的,因为当时互联网的发展尚未成熟,“烧钱圈地热”和“上市融资热”一度蒙蔽了创业者的眼睛,他们未能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
然而,顽强的互联网人并未就此倒下。从2001年到2002年上半年,网络经济在跌落谷底以后开始了绝地反击,用多种方式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在此之前,中国的商业门户网站一直沿袭着美国雅虎网站的模式,即通过内容与搜索服务来吸引网民,提升点击率,再用点击率来吸引广告主进行在线广告的投放。这与传统媒体的二次售卖模式其实并没有本质差异,都是要先吸引用户眼球。然而,互联网低潮的到来让各家网站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的网站先做出了示范性探索。2001年4月,微软公司宣布要开设订阅收费服务网站,《纽约时报》也开始测试一系列收费的信息产品,ABC News、雅虎等纷纷走上收费的尝试之旅。
国内的网站为了生存,开始效仿收费,并且尝试用重新定位和其他的方式盈利。2001年,网易在纳斯达克的停牌使其传统广告受到剧烈冲击,开始进行战略转型,向提供个人收费服务的方向转型。2002年4月12日,新浪进行架构整改,核心业务包括了新浪网、新闻企业服务、新浪热线;搜狐开始面向个人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收费服务。当时商业网站的收费服务主要包括对个人用户收费、对企业用户收费和提供互联网服务进行收费。(www.xing528.com)
这三家门户网站逐渐摆脱对雅虎的纯粹模仿,开始重新定位并摸索自身发展之路后,终于在2002年下半年走出了寒冬,实现了盈利,为之后更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通过这次寒冬的自救,中国商业网站的发展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理智化。
相对而言,这场互联网泡沫破灭带给传统媒体网站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要小得多。从2001年到2002上半年,传统媒体网站开始了自我调适和改版,以提升自身新闻传播的实力,并适应新时期竞争的需要。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代表官方话语的媒体,与千龙网等地方新闻网站和其他行业网站,继续自身发展与整合的步伐。
(二)商业网站的跨越成长
2003年被视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网络媒体开始复苏,网络经济重现曙光。国际国内上的重大事件,让网络新闻有了更多的表演舞台。商业门户网站继续自身改革和提高的发展之旅。尤其是非典事件的爆发,更让网络媒体和电子商务网站获得了迅速生长的契机。
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时,新浪网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在网站上,并且向手机新闻订户发出第一条短信,这比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都要早;此后在3月打响的伊拉克战争期间,中国网络媒体纷纷主动出击,推出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最新报道和手机短信服务,开辟战争专题页面,24小时滚动直播战争动态,开通战争的网络视频直播等举措,让我国网络媒体有了新闻时效性竞争的意识。而在这次战争报道之争中,不仅出现了网络视频流媒体播放、Flash新闻等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报道手段和方式也得到了提高。
2004年,网络媒体纷纷推出“2003年十大新闻评选”,对过去一年的新闻事件进行回顾和点评,标志着商业网站的竞争姿态凸现出来。在经历了网络经济寒冬洗礼后重生的商业网站,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在新闻内容、发展模式、盈利手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终于重整旗鼓,并最终迎来了网络媒体的跨越式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