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谈到遗忘时,我们曾经谈到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为了防止遗忘,让需要记忆的东西保存在脑海中,并能根据需要及时地提取出来,该怎样办呢?
有一天,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乘车到某大学做相对论的报告。路上司机对他说:“爱因斯坦博士,您的报告我听过至少有30遍,现在我可以把您的报告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爱因斯坦诙谐地说:“那好。今天的报告就由您来做吧,反正那儿的人们也不认识我。”车子到达目的地,司机戴上爱因斯坦的帽子,走上了讲坛。司机的报告虽然是照本宣科,但却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可能来自对爱因斯坦的崇拜,但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耐人深思的问题——司机为什么竟把爱因斯坦的长篇报告背下来了呢?
由司机代替爱因斯坦作报告,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复习对于记忆的重大作用。
在前面谈到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也要靠重复识记,即复习。而爱因斯坦长期在外面做相对论的报告,几乎每次司机都在场。这样对同一种内容,司机经过反复地听讲,在大脑中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的记忆,从而牢固地记起来了。难怪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谈到自己的记忆决窍时说道:“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www.xing528.com)
从上表中可见,时间间隔越长,复习对于巩固记忆的重要作用也就越显著。复习不仅能使材料巩固,而且可以“知新”,加强对材料的理解,即所谓“温故而知新”,从而更有利于记忆。
但是,是不是只要复习就能收到记忆的效果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复习固然难以收到好的记忆效果,所以复习方法不好,也会影响记忆效果。复习也应该讲究一点科学。
复习应该及时,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有很多名言就说到了这一点。例如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就很形象地说:“我们应该巩固建筑物,而不是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自从艾宾诺斯发现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以后,这特点就成了学者们用来论证及时复习之必要性的依据。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的复习能赶在大量遗忘之前,或者像乌申斯基所比喻的那样,趁建筑物还没有倒塌之前就加以巩固,那么当然就事半功倍了。所以,我们第一次复习最好抓紧时间,当天学习的内容最好在当天复习,以便抓住识记还比较清晰,脑子中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莫待已经遗忘了之后再去复习,那样会事倍功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