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主义”又称“唯意志主义”或“唯意志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意志的作用,把意志看成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基础的哲学学说。唯意志论作为一种哲学倾向,在中世纪哲学家邓斯·司各脱那里就已经出现了。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尼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世界的神秘的生命力,即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他把这种意志说成是世界的基础、本源,是“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这个意志的表现、客观化,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理论,把论证社会的“强者”的权力意志当作他的哲学的根本目标,以致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权力意志的体现,建立了“权力意志论”。唯意志论在德国影响最大,在法、英和北欧一些国家也有流行。由于这些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唯意志论在理论形式上也存在某些差异,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把情感意志的性质加以歪曲,将其作用无限夸大,根本否认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主张意志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体,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决定力量。它公开站在反对唯物主义、反对进步的方面,是一种反理性主义的、具有直觉主义特征的唯心主义哲学。作为有重大思想影响的哲学流派,它是随着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出现的,被资产阶级当作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思想工具之一,也是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4]
我们认为萨科齐的“意志主义”实质在于权力意志和强硬风格。萨科齐强调意志和精神力量,追求法国的伟大,追求个人的权力,毫不掩饰国家权力欲望和个人权力欲望,在追求目标的国家行为和个人行动中,均表现出坚定意志力和坚决执行力。萨科齐保持强势和果断的领导风格,有时候甚至是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使法国内外政策都打上了“萨科齐式意志主义”的烙印。萨科齐的“意志主义”,既体现在追求法国大国地位和法兰西荣耀的意志上,也体现在他“与过去决裂”的决心和自我膨胀的意识上,以及权力欲望、强硬执政风格、对反对者或竞争对手(或敌人)毫不妥协的态度等方面。
法国著名政治评论员阿兰·杜阿迈尔(Alain Duhamel)将萨科齐和拿破仑做比较,指出“这两个男人都试图改变法国。他们都将自己视为一个伟大但虚弱国家的救星”[5]。萨科齐也公开宣称“法国人选择了改变,而我将落实这些改变”[6]、“我和其他人一样,相信只要联合在同一观念和意志之下,法国就一定会成为伟大的,并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国家”[7]。很多评论家都评价说萨科齐妄自尊大和过度自恋。这种妄自尊大和过度自恋在他的言语中也有体现。Louis-Jean Calvet,Jean Véronis在其题为《萨科齐的话》(Les mots de Nicolas Sarkozy)[8]一文中指出,萨科齐在人称代词“我”的使用上就充分表现他自我意识膨胀这一点。在他所有的竞选演讲中,人称代词“我”使用的平均频率是17次/千字,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戴高乐(6~7次/千字)。虽然比起密特朗18次/千字,萨科齐还算相对较低的,但萨科齐给人一种利己主义的感觉,一方面,萨科齐频繁使用“我”,另一方面,萨科齐使用的谓语“我想要”,和罗亚尔的“我们必须”、François Bayou的“我们能够”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萨科齐说过“我要让政治重回正确位置(Je veux remettre la politiqueàl'endroit)”,“我要反对那种‘必须即不可能’的政治(Je veux tourner le dosàune politique qui explique que ce qui est nécessaire est impossible)”,“我要直面移民问题(Je veux regarder en face la question de l'immigration)”,“我想让工作重新找回它的道德价值及释放能力(Je veux rendre au travail sa valeur morale et sa capacitéd'émancipation)”,“我想让工作的人占据社会最重要的位置(Je veux rendre au travailleur la première place dans la soci-été)”等。在萨科齐的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他有很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人称代词“我”和谓语“想要”的使用说明了他的强力意志。[9]
萨科齐毫不掩饰他的权力欲望,以至于卡特琳娜·耐(Cathrine Nay)出版的《萨科齐传记》一书直接冠以“权力的欲望”的书名。萨科齐执政后,在外交事务上,外交部权力被架空,总统独揽大权。法国《外交世界》月刊2008年7月刊登的一篇题为《关于法国外交变化的调查》的文章认为,在外交上,萨科齐表现出独揽大权的管理基调,“自第五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来,决策权如此集中地掌握在一人之手是从未有过的,而此人却对外交部公开采取一种十分轻蔑的态度,并在很大程度上也对有关机构和问题采取一种轻蔑态度”[10]。(www.xing528.com)
萨科齐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内改革,对国内改革反对者的态度强硬。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示威、游行、罢工等,萨科齐不为所动、拒不妥协,最终使得包括退休制度在内的多项改革得以实现。
对萨科齐“意志主义”,也有一些更激进的观点。《萨科齐,巨大的危险》(Sarkozy,danger majeur)一文中认为萨科齐执政是21世纪法西斯面孔的一次重现,只不过是以“现代”的形式出现。他尽管不反对犹太人,但却保留了同样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独裁主义、迷恋镇压、藐视民主、传播仇恨、指派替罪羊、毫无顾忌(“结果决定手段”)。[11]该文提到:萨科齐虽然不反犹太人,但他是暴力的,充满仇恨,不能忍受不同观点的存在。萨科齐一大特征就是对特定人群进行诘责,要么认为他们是罪有应得,要么让他们成为替罪羊。这些人群包括:郊区的“乌合之众”(les“racailles”,参与2005年郊区骚乱的年轻人)、“接受救济者”(les assistés,不劳而获等待救济金的人)、“那些起床晚的人”(“ceux qui se lèvent tard”,不努力工作的人)、“1968年5月风暴参与者”(les“soixante-huitards”,思想激进的人)、“大声叫嚷的人”(“ces braillards”,工会主义者)、“人权主义者”(les“droits-del'hommistes”,以捍卫人权为名反对改革的人)。萨科齐在反对者眼中,“他那无边的野心,他的权力欲望,他只关注个人利益,他的煽动,他的不宽容,他对民主的藐视,他的仇恨,都让萨科齐成为一个危险人物。另外,他还曾宣布要修改宪法以增加总统的权力,他的这种权力欲望让人担心”[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