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巴拉·米卡依(Barah Mikaïl)指出在法国外交所有战略问题中,中东问题占据了不容忽略的地位。巴拉·米卡依认为在法国,有一部分人“亲阿拉伯”,另一部分人则“亲以色列”,但法国对中东的态度并非杂乱无章,没有逻辑,随意而为。相反,每届总统都坚持着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在巴以冲突、海湾国家、伊拉克、以色列与阿拉伯关系这些问题上,各届政府的政策都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外交上重视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尽量避免触犯巴以双方,从而发挥法国在中东乱局中的特殊作用,扩大法国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谋求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最大化。不过在处理方法或言辞表达上,戴高乐时期之后的各届政府还是有一定的变化。
萨科齐充分重视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他利用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陷入困局的时机,加强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活动和影响。萨科齐在近东和远东事务中发表的声明都很明显地强调要解决巴以冲突及伊朗问题的决心,以及积极推动“地中海联盟”,希望能在欧盟和地中海南部及东部国家之间建立全新的联系,并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唐志超认为,萨科齐上台后在一系列中东问题上采取了不同于前任希拉克的政策:在伊拉克问题上,公开表示愿协助美国稳定伊拉克局势,法国外长在伊拉克战争后首次访问伊拉克;在伊朗核问题上,萨科齐态度强硬,支持扩大制裁,甚至多次发出动武威胁;在阿以问题上,显示亲以姿态,意欲恢复“新的平衡”;在黎巴嫩问题上,谋求发挥主导作用,放弃排斥真主党的政策,积极促成黎巴嫩各派和解。萨科齐多次派外长访问黎巴嫩调解总统选举危机;主动改善因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而日益冷淡的法国—叙利亚关系,两次派特使访问叙利亚,主张与叙利亚接触和对话;提出成立“地中海联盟”,构筑与北非阿拉伯国家新关系;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希望土耳其成为欧盟的伙伴而不是成员;大力推销核能。萨科齐上台时期,法国先后与利比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以及阿联酋签署核能合作协议。(www.xing528.com)
在中东地区,萨科齐中东政策的调整被形容为“革命”。唐志超指出萨科齐的中东政策“革命”虽然在国内外引起了诸多争议,但也取得不少成果,如先后与中东国家签署了诸多大额的经贸和军事合同、成功促使利比亚释放被关押的6名保加利亚护士、成功在巴黎分别举办了黎巴嫩各派和解会议和巴勒斯坦国际筹资会议、“地中海联盟”计划赢得阿拉伯国家和欧盟的一定支持、法美在伊朗等诸多中东问题上的协调。不过,萨科齐的新政策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其大力向中东兜售核技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地中海联盟”计划等。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担心法国在中东推销核能会导致地区核扩散加剧,萨科齐的“地中海联盟”计划在欧盟内部也有不同声音。[97]
萨科齐中东政策调整和外交实践主要体现在巴以问题、伊朗问题、驻军海湾、重返伊拉克等几大方面,另外,地中海地区是欧洲通向中东的必经之地,通过“地中海联盟”,法国将有机会在中东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构建以法国为主导的“地中海联盟”,进而增强法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是萨科齐中东外交的一个重大举措。因本部分内容在本章第一节“萨科齐的欧洲政策和外交”中已进行具体分析,[98]在此不再重复展开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