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启课改之门:激发教育创新

开启课改之门:激发教育创新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教育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那么课堂改革就是教育改革的终端。肇始于2010年的高效课堂改革,历经五年推进、五年磨炼、五年升华,已然开启了宝鸡教育的新时代。从本质上来说,高效课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鼓励创新,允许突破,欣赏探究,支持合作,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均如是。

开启课改之门:激发教育创新

苏永兴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责无旁贷。然而一直以来,我国教育被传统束缚、被社会“绑架”,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为一名教育人,对教育的沉疴弊端,不止要笔伐声讨,更应身体力行,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教育实践中打开一扇扇亮窗,让新鲜的阳光照射进来。

对于课程改革,争论毫无意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旧”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新气象,而“新”教育正在到来。或者可以说,只有坚持课改,学生才有前途,教育才有前途,中国才有前途。否则,一切努力无非是在沙漠上建造城堡,坍塌是迟早的事。清醒者,早已在内里打破禁锢,开始了不无艰难的探索;而更多的人,仍然热衷于缘木求鱼,在虚假繁荣中沾沾自喜。是的,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改革者,以无畏的精神投入教育实践,在创新的道路上披沙拣金、拾珠集萃,从而建造起属于忠诚、智慧和良知的“金字塔”。

如果说教育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那么课堂改革就是教育改革的终端。在课堂教学这个最基本、也最完整的教育活动中,蕴含着教育的一切智慧和光芒。师生沉浸其间,自得其乐,堪譬桃源。然而,传统课堂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如同在大理石上雕花,毁坏着天然庄严之美,更难以给孩子们一双翅膀,任他们翱翔蓝天。当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时,我们还有时间抱残守缺、冥顽不化、迷惘慌张吗?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看到了什么?叩问良心,我们又听到怎样的回答?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不可否认,当今孩子是在信息化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他们的能力被低估了。当我们依然照本宣科、津津乐道时,他们已然叛逆和“逃亡”。他们的目光所及,早已超越了教室的四堵墙壁;他们渴望自由成长,渴望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渴望未知。他们需要的也许不是“教”师,而是“导”师;他们不喜欢被打磨成一样的模子,他们更向往独一无二、千姿百态。倡导以人为本的新教育,善待每个孩子,实在任重道远。然而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艰难,却郑重、坚定、充满自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肇始于2010年的高效课堂改革,历经五年推进、五年磨炼、五年升华,已然开启了宝鸡教育的新时代。课改如同春天里的惊雷,激荡而震撼;如同贫瘠土地上盛开的格桑花,绚烂而多姿;如同星星之火,势必燎原,已然燎原!高效课堂颠覆的何止是传统教学模式,它对于更新教育理念、回归教育价值、重塑教师人格、点燃学生激情、张扬教育个性、改变教育生态,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而持久的重大作用。经过五年的努力,宝鸡的基础教育改革结出了累累硕果,即便是在应试教育桎梏下“戴着镣铐跳舞”,高效课堂也已然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爆发能量。(www.xing528.com)

从根本上来说,高效课堂改革有模式而不唯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重在教会学生“会学”;或者换句话说,重在理念创新、价值引领和方法导航。从本质上来说,高效课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鼓励创新,允许突破,欣赏探究,支持合作,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均如是。也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在鲜活生动的教育实践中,有许多独到的观察、独立的思考、独特的感触,有些教师还在借鉴的基础上,或小心尝试,或大胆实验,更有些教师组成课题组,对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联合攻关。这些积极行动,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课改的非凡魅力,展现出宝鸡课改人不同寻常的追求和信念

欲改教育,先变教师,广大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市教研室编辑的《好课堂宝鸡经典模式解读》,是我市多年来课程改革成果的结晶,汇集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亲历高效课堂学科模式的心得收获和经验大成,其中很多独到的见解颇有借鉴、启迪和激燃意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广大一线教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勤于研究、不断探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撰写成一篇篇饱含心血和智慧的著述,这种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志学习。古人讲:“见贤思齐”。我期望随着本书付梓,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课改研究中去,以“人人都是教育家”的追求和期许,在火热的课改实践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导师、名师、专家。群贤毕至,天下大同,这是何等令人向往和欣慰。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教育人,我们不必收获鲜花和掌声,却必得求信仰的尊崇和内心的安宁。

是为序。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