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度西北,后来到了中印,提出了著名的有门缘起论[1]—与龙树、提婆的空门缘起论[2]一样闻名于世。此后,有门和空门这两派成为印度佛教的两大门派。两派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壮观态势,使佛教再次大放异彩。其后,在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举行的两派的辩论可谓盛况空前,甚至到了要是无法进入那烂陀寺参加辩论就无法称得上是一名佛教学者的程度。再后来,护法、陈那、戒贤等论师继承了有门的衣钵,清辩、智光等论师继承了空门的衣钵。此外,还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从事佛教研究,使印度佛教的研究呈现出了空前绝后的态势。佛教理论的发展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大概是因为婆罗门教的复兴,诱发了佛教的再一次发展,才使佛教在其衰败之前呈现出了最后一次盛况吧。当时在和外道的对论中,只要是有名的学者,都获得了胜利。然而,自阿育王时代以来,因为佛教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多年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就像之前婆罗门教进入恒河流域后逐渐呈现出衰败之势一样,到了这个时代,僧侣们创立了大教团。每一座寺院都占用大片土地。他们厌倦化缘,重视仪式,只进行形式上的跪拜祭祀,最终失去了精神的寄托。世间众生都如此。就在这时,婆罗门教吸收采纳了佛教的礼仪,用与以往不同的形态复活了。随即,佛教失去了原有的发展势头。虽然一部分的理论得到了发展,但从各个方面来看,佛教已经呈现出极其衰败的态势。高僧玄奘来到印度时,佛教在印度早就失去了法显来印度之时的盛况。各种荒废的遗迹随处可见。因为义净的攻学只在那烂陀寺范围内进行,所以无法了解当时社会的一般状况。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义净的攻学算是印度佛教释放出的最后一道光芒了。
虽然婆罗门教的复兴要源于超日王的保护和奖励,但如前所述,婆罗门教成功复兴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吸收采纳了佛教的礼仪。人们一般都只会提及婆罗门教对佛教的影响,却几乎不提佛教对婆罗门教的影响。这就是人们目光短浅的表现。佛教一开始就没有承认吠陀的权威地位。往世书时代复兴的婆罗门教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表面上继续尊重吠陀,实际上阳奉阴违。当时的婆罗门教并不是吠陀式的,实际上膜拜的是吠陀之外的诸神—主要有梵天、毗纽奴天、尸婆天。此外,吠陀及其他圣典里还有无数无名无实的神。为了对抗佛教,婆罗门教将一般民众也都吸纳进来,并让他们成为骨干。这是婆罗门教成功的一大举措。所以,拥有这一特征的婆罗门教被称为“印度教”,以此来区别于佛教出现前的吠陀教。换言之,佛教出现前的婆罗门教和佛教出现之后的婆罗门教有着天壤之别,不仅是在宗教方面,在天文、数学、法律、哲学等方面也都和最初的以吠陀为基础,为了仪式的顺利进行而发展起来的相关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是完全不依靠吠陀而独立发展起来的。其内容也很难再被分类到吠陀文化中。以上这些就是佛教对婆罗门教的影响。
改头换面的婆罗门教成功复兴。已经濒于衰败的佛教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对抗。再加上在哲学方面,前有大学问家鸠摩罗—声论的集大成者对佛教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抨击,后有大学者商羯罗—吠檀多派的集大成者对佛教进行了体无完肤的痛击。最终,印度的佛教只能苟延残喘。越来越多的佛教徒开始向中国传道。在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时候,佛教又碰上了伊斯兰教的扩张。就这样,佛教几乎覆灭。后来的耆那教中还保留着佛教最后一丝痕迹。从阿育王开始,到5世纪的佛教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但其后的东西几乎找不到任何踪迹。与此相反,印度教的寺院从6世纪开始逐渐增加,到伊斯兰教徒扩张为止都被保存了下来。由此也能观察到佛教和印度教之间的此消彼长。简而言之,伊斯兰教的扩张不仅给了佛教,也给了婆罗门教乃至印度文明最后的一击。
往世书时代从450年左右开始,到800年为止,一共经历了三百多年。再往后两百年,印度可以说完全进入了黑暗时代。所以,印度的古文明也好,古国民也好,在1000年时就完全从历史上消失了。应该将此后的印度文明当作和古印度文明迥然不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明来看待。
所谓黑暗时代,简而言之就是在这个时代没有出现任何君王,没有出现任何天才级别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建筑、工艺方面也没有留下任何传世之作。北印的历史陷入了一片死寂,没有留下任何能够考察到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黑暗时代可以说是印度向近代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两百年里,印度古文明和古国民全部销声匿迹,近代的印度文明和国民正在静静地孕育和成长。所以,一旦这两百年的暗夜被打破,迎接近代的曙光初现,被称为“新一代的拉其普特”的各路诸侯立刻就出现了。这些诸侯割据了北印的各个区域,建立起了各自的王朝,并用虔诚之心信奉印度教。他们自称是太阳王朝和月亮王朝的后裔,并以纯正的刹帝利自居,在所到之处建起了寺庙,以此来保护僧侣。近代的僧权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弊端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显现的。在伊斯兰教统治的七百年间,印度教钻了国民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这一空隙,大肆扩张僧侣的权力,最终因为权力过度膨胀导致种种弊端出现。腐败至极、充斥着迷信的近代印度教可以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www.xing528.com)
【注释】
[1]即有宗,主张诸法为“有”的宗派。—译者注
[2]即空宗,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的宗派。—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