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早为世人所知是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开始的。在亚历山大大帝凯旋直至驾崩后,他原来的将领—后来的塞琉古一世曾派使节麦加斯梯尼出使中印的摩揭陀国[5]。回国后,麦加斯梯尼将自己在摩揭陀国的见闻写成书并公之于世,但世人都不相信书中的内容。麦加斯梯尼的书中记载的是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间的事。因此,该书的现存版本对研究者来说可谓在世珍宝。其后,4世纪末,中国的高僧法显长途跋涉到印度,后来创作了《佛国记》。7世纪,玄奘通过陆路远赴天竺,对全印度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完成了对印度各个方面的细致调查后,写出传世之作《大唐西域记》。7世纪末,义净通过海路远渡天竺,后来创作了《南海寄归传》。这三位僧人的著作现今都保存在佛典中。在确认印度史实时,这些书都是人们最权威的参考资料。但大多数佛教徒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书的真正价值,竟然是法国人阿贝尔·雷米萨翻译了《大唐西域记》和《佛国记》,使学术界大受裨益。后来《大唐西域记》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印度研究者将该书视为权威典籍。在确认印度史实时,作者只参考希腊人的记录、中国高僧的著作,以及刻在石柱和岩石表面的阿育王法敕。当人们研究浩瀚的印度文学时,观察到的都是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根本无法确定关键的史实,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麦克斯·穆勒(Max Muller,1823—1900)
玄奘(www.xing528.com)
如前所述,读完《大唐西域记》并将该书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的不是中国人,也不是日本人,而是西方人。起初,人们并不确定阿育王法敕的那些不明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将这些不明符号破译出来,并给历史带来光明的也是西方人。可以说西方人真的对印度研究呕心沥血。因此,有必要阐述一下近代印度研究的简史。
阿育王法敕上的不明符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