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并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厚德载物、尚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周易大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君子要有宽厚的德行,能够包容万物,也就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中国文化的前途,就是兼容学习其他成就的同时,要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一)厚德载物
在几千年的生存过程中,内乱外患此起彼伏,但中华民族仍屹立不倒,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幸存者。我国通过一代一代生命的传递,承传不息的文化传统,使民族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保持了始终如一的独立品格,使我国成为泱泱大国,就是因为有大爱精神。这种大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它提倡一种真正无私的爱,一种超越性的爱——从爱自己到爱他人、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爱世界、爱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弟子规·泛爱众》归纳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类只有树立大爱精神,才能与天地共同履行相应的责任,并列为三才,即荀子讲的“与天地参”的三才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这种大爱精神,才会有理解他人的行为。《弟子规·亲仁》强调理解的必要性:“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理解与仁爱是相辅相成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为此,《弟子规·泛爱众》专门探讨了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如何做到理解他人的方法和途径:“勿自私,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勿事搅,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善相劝,德皆建”,“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程颐认为只有“厚德载物”之大爱精神,才会有理解他人的行为出现。他说:“德之成,其事可见者,行也。”德成而后可施用。而要培养“厚德载物”之大爱精神,是很不容易的,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当今,我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号召从小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为了培养“厚德载物”之大爱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尚中贵和
自古以来,尚中贵和的精神就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中,所谓的尚中贵和是一种人们渴望的理想心灵境界,其中的“中”所表达的是一种思想方法,而“和”则是这种方法指引下所导致的结果。尚中贵和的精神在《中庸》中有详细的记载,书中提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中所提到的“和”实质上是一种状态,具体是说人们对于人的情绪需要有一定的把控,不能太过于喜乐,也不能太过于悲伤。朱熹就此问题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所谓的性实际上就是人的本性,换言之,是人们最原始、最初的一种状态。如果能够将情绪适当地进行把控,而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就称之为“中”,当这种精神状态向外界传达出来的时候就称之为“和”。
“中”对“和”起决定性的作用,程颐对此做出的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其中的“不易”是指不能够变得更加简便,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不能变更,这种“不易”实质上是针对“中”而言的。“中”是一种状态,不能够将其理解为是一种折中主义,不是我们数学领域的平均,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强调的“中”,而是在思想领域的一种境界。“中”所追求的是一种相对中和的态度,只有“和”才能够得到人们想要的“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做到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以追求中为目的。
“中和”的概念实际上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在最初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只对“和”产生了一定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和主要追求人和宇宙的和谐统一,这种原始的情感价值取向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将目光转向西周,人文主义精神自西周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和的观念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接受,甚至已经成为西周时期的主流思想。(www.xing528.com)
孔子认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这种思想在《尚书》中均有所体现,该书中明确提出:“士制百姓于刑之中。”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奖罚要分明,应当制定一定的规则,孔子心中的“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
在历史背景的熏陶下,和谐在哲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哲学更加侧重于强调“以和为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概念。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和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十分重要,就会损害人类整体的利益。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与“同”的体现。
“尚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政治上,人们重视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经济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方法上,主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个人修养上,主张“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美学上,主张“以和为美”;戏剧文学上,主张“大团圆”的结局;等等。这些都是强调“和”。
尚中贵和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孔子眼中,以和为贵是为人处事之根本,他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礼”及“仁”的重要性,他明确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以及孟子对于和与贵的追求。继孔子和孟子之后,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仍然被传承发扬,并且至今对华夏子孙依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是从整体上分析,世界的万事万物均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尚中贵和很好地调节了社会的发展,大一统的局面始终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一直以来是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国家的统一对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二是从社会领域分析,和谐是社会对外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换言之,也是一种民族国家之间难舍难分的家国情怀,社会的和谐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思想实质上在文化领域也有所涉及,早些时期的百家争鸣,再到汉武帝时期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过程实质上是儒家学派吸收其他学派优秀文化而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
上述所提到的均为尚中贵和思想的重要意义,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思想不存在缺陷,这种思想在推动社会繁荣稳定的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中自然而然会缺少类似西方国家的文化竞争,从这种角度来看,缺少文化竞争、文化交流、文化冲击的社会必然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发扬这种思想的基础上还应当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