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与伦理道德

精神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与伦理道德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宗族,进而构成社会与国家,“家”与“国”之间的密不可分,直接使得家国同构的意识深入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道德、倡导孝亲尊师的根本原因。孝亲敬老的观念源自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是经历史不断调整,促进家庭和谐的伦理规范,作为传统文化而受到大众认同,是迄今为止仍需继承与发扬的优秀文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孝亲敬老、推己及人的要求与重视。

精神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与伦理道德

中国社会向来注重“孝”,孝亲敬老的观念更是从小灌输,启蒙典籍《弟子规》中开篇讲“仁”:“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仁”的开始就是要孝敬父母,友爱手足,对至亲友爱和睦就是“仁”,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再去“泛爱众”就变得容易起来,也就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同身受,换位思考,从自身出发把爱扩散出去,以爱自己父母手足的心境去爱他人的父母手足。

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化文化。这种文化诞生自中华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的宗法制度,而这一制度也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孟子讲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极其完整地概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一体。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宗族,进而构成社会与国家,“家”与“国”之间的密不可分,直接使得家国同构的意识深入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道德、倡导孝亲尊师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宗法观念中强调家国同构,个体归于群体。家庭作为多个个体的集合,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就出现了礼法上的要求,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事实上,对人伦关系的各种要求更多的是群体对个人责任与义务的规定。父母对子女要抚育,作为回报,子女对父母要进行赡养。儒家讲的“人道亲亲”便是如此,“亲亲”这一观念作为衡量标准,从而衍生出对整个家庭人伦关系处理的准则。“孝道”作为肇始,成为人伦关系中的根本,所以中国文化也是一种“孝的文化”。(www.xing528.com)

孝的本意是对父母的孝敬,《孝经》作为儒家经典,对孝的内容做了具体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对待不同的阶层,孝的内容也有了不同的规定,究其目的在于达成统治者的政治目的,要求“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长期的孝亲敬老文化如同给大众思想打上了钢印,包括统治阶级都开始相信,在家孝敬父母尊长的人,一定会在朝政中忠君爱国,即所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稳定社会制度与自身统治的目的。孝亲敬老的观念源自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是经历史不断调整,促进家庭和谐的伦理规范,作为传统文化而受到大众认同,是迄今为止仍需继承与发扬的优秀文化。孝亲敬老不仅仅是一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表现,其在促进家庭和睦的同时,也能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推广孝亲精神来处理个人与社会或他人的关系首先要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便是“能近取譬”,从自身做比较,来考虑如何对待他人,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也叫“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意思是,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孝亲敬老、推己及人的要求与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