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画世界的童话魅力

动画世界的童话魅力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儿童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也是活的和有意识的,这便是童话的发生依据——“泛灵论”。

动画世界的童话魅力

(一)童话与神话的异同

首先探讨童话产生的根源。在儿童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也是活的和有意识的,这便是童话的发生依据——“泛灵论”。“泛灵论”认为各种物体都有灵性,早期儿童的思维不能区分心理的和物理的东西,认为凡是运动中的物体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比如风知道它自己的吹动,太阳知道它自己的运转等。可见这种灵性与人性相通,是“人化的物”(包括动物植物)。“泛灵论”与原始人类的“万物有灵论”极为相近,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无限超越性。“人化的物”与“人化的神”都是人性与神性相结合的艺术形象,而且许多神话和童话作品中的形象很难分辨他(或她)究竟是“人化的神”还是“人化的物”。

童话与神话虽然都充满了幻想和超现实的色彩,但二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区别在于:童话是后世人们有意识地编写的幻想故事,其中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和理想;神话是原始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思维成果,反映了先祖们对宇宙奥秘和对自己“命运”的认知。童话的主题思想是后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神话中蕴涵着原始人类本能的“生命的力”和“信仰的内核”。童话的主人公是平凡的普通人;神话的主人公是神,是半神半人,或是超人。童话是乐观的,充满情趣的,多以皆大欢喜为结局;神话多是庄严的、豪壮的,多有悲剧色彩。

(二)动画与童话的融合

儿童是“以我为中心”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的,他处于“唯我”而又“物我”不分的思维朦胧状态,因而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一切事物任由想象,是一种完全天然本真、自由自在的生命存在,也正是所谓“童心”或“童年精神气质”的表现。童话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映这种童心,这种精神气质的,这是童话的内涵,也是童话的生命内核,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永恒的意义。

童话世界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多元性。整体性是指它能表现整个宇宙和一切生命的运动状态;独特性和多元性是指童话对宇宙中各类事物的生命意义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童心作为一种生命状态,以天真的、纯洁的、梦幻般的、自由自在的方式反映到至真至美的艺术世界中就是童话。虽然童话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与娱乐功能,但是从本体功能上来说是体现了人类的审美追求,因此童话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使人的精神得到陶冶和净化,使人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这一点在当今世界更显可贵,可以更好地实现现代人类与童真世界的合二为一。

简而言之,童话的本质是童心,童话本体的功能是审美,并非教化和娱乐。只有真正认识理解了童心的深刻内涵,才能体察到童话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情趣,才能将童心有机地融汇到动画艺术之中。

(三)动画艺术中童话的具体表现

动画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优势将童话的童心本质及其审美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www.xing528.com)

1.美丽的幻想

美丽的幻想是童话的重要特征,也是儿童纯真的心理反映,它能满足人们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事物、现象不够完美、不够如意,但在现实的客观世界是不容许也不可能任意改变的。因此,人们只能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非凡的仙境里,由具有神奇魔法的仙人来实现。动画的独特优势在于运用生动的声画语言蒙太奇手段将这种奇幻的境界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不但令人心驰神往,而且极富审美乐趣。

2.神奇的意境

童话往往在美妙而神奇的情境里讲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那些真情、真意、自然、温馨的故事,轻柔地、舒缓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心灵。这便是诗性,令人温暖,让成人们也不禁为之陶醉。动画片《龙猫》里,两个小姐妹来到乡村,无比欢欣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们偶然间在老橡树神秘的树洞里与龙猫相遇,并结为朋友。远山、田野小溪、农舍……她们以热爱生命的真情和纯洁浪漫的童心与大自然的精灵和谐相处,面对参天大树一起祈祷,享受成人世界无法理解的美好……在童话中现实与幻想交织,真情与神灵相伴,亦真亦幻,诗意绵绵,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韵味无穷。

3.拟人化

拟人化是动画童话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动画审美情趣的表达方式。动画保留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外形的基本特征,赋予它们人的思想、心理、情感、语言、动作,使它们“人格化”。这实际上是把人世间的种种故事、情感移植到动物、植物或物品的世界里去展现,这本身就充满了情趣。在孩子们看来“万物如我”,即所有的事物都与自己一样。例如,动物拟人化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可以使他们倍感亲切,仿佛他们自己进入动物世界里与动物们一起做游戏,而成人们也可以从中唤回“童心”和“童趣”,使自己在天真无邪的梦幻世界里得到暂时的心灵陶冶。动画艺术中的拟人比童话文学作品用语言文字创造的拟人化形象更具象,更生动,更有趣,也更亲切。

4.“形异”而“神似”的处理

一般文学艺术创作要求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而动画的童话化手法则不同,它要求在“形异”的基础上达到“神似”,也就是对生活原型进行大肆夸张和变形的改造,使其外在造型几乎失去原貌,而内在气质、神态却与原型相似。这种“形异”化的处理表现在造型、动作、声音等方面,令人感到陌生、新奇。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其外形、动作、声音与原型相比都改变了许多,但这种改变不是刻板的、机械的,而是从童心、童趣的审美需要出发,发自内心让人感到可笑、可爱、有趣,让人在欢乐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