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其外因,也有其内因。当然,导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内在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内因之一就是思想宣传中的形式主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没有真正的求真务实,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不够,所以缺乏吸引力、感召力。
形式多于内容,首先体现在作为宣传思想主体的示范作用不明显。在思想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中,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尤为突出。常言道,“师者,人之模范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唯有教育者本人的言传身教才能真正陶冶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然而,在当下的宣传思想和政治教育中,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不强。有的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于一般的通识教育,没有在灵魂深处意识到道德理想教育之于人生存在的极端重要性,以至于教育主体的使命感不强。其实,在思想教育中,真理的力量往往通过人格的力量展现出来。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不够,真理的力量必然打折扣。因此,如果教育者的师德不厚,其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有局限的,其所传授的理论又如何保障其说服力、感召力呢?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教育者的言行不一,甚至是相悖的,很可能导致受教育者对于所宣传的思想理论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感情绪。这种情况在当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中不是个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www.xing528.com)
形式多于内容,还体现在宣传思想工作更多地依赖于宣传手段和信息资料上。宣传思想工作要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本来无可厚非,但尊重并不是迎合,而是引领。然而,在当下的思想宣传中,过度依赖于现代传媒,力求形象化、具体化,过于强调可接受性,这往往会弱化宣传思想的内容。形式上搞得热热闹闹,而缺乏含金量高的理论分析,缺少感人至深的感情熏陶,其教育效果也非常有限。而且,这样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模式往往会导致教育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是因为,网络媒体上的海量信息,应有尽有,下载一些有关思想教育的资料直接搬到课堂上,自己就没有很好的理解领悟。当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形式多于内容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此只是列举一部分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