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素”是指构成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现象。构成慈善事业的要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意愿。发展慈善事业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慈善捐款。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慈善事业的主要救助对象。具体而言,慈善机构的主体要包括个人和团体,也包括慈善基金会、各类居民区等。因此,慈善事业的实现途径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完全不同的。

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素”是指构成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现象。构成慈善事业的要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意愿。慈善的意愿是情感,属于道德的内容,是慈善的道德基础。我国慈善的道德意向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的儒、释、道家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在西方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道德意向则是来源于基督教宗教理念,并且通过其浓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展现出来。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因此它的发展前进必定离不开其社会氛围。换句话讲,它需要公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来支撑其发展。如若大部分人没有充分意识到慈善事业对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这就不可能产生达成广泛共识的公益意识和慈善意识。其结果就是将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完全归于政府职能的范围。慈善行为归根结底是一个道德范畴,道德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意义。因此,发展慈善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公众的慈善意识和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

②行为。慈善行为,也就是在现实中的慈善意愿的实现,换言之就是捐钱或提供义务劳务等行为。慈善行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慈善行为应建立在法律允许的、可行的、自愿的、无报酬的以及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发展慈善事业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慈善捐款。根据流动方向分为三类,即慈善捐款募捐机构、慈善捐款执行机构或受助人的直接捐赠;按照主体划分,主要有社会形式(通过慈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来筹款)、个人形式、公民以个人权利进行的慈善活动,如义工、义演等;按照慈善行为实施的频率分为一次性捐赠和定期捐赠等;按照是否有附带条件分为有条件捐赠和无条件捐赠;按照捐赠的内容分为物质援助和精神支援等。

③主体。慈善主体,即慈善意愿的持有者和实现者。关于慈善主体这一概念,我们应当辨别捐助主体、运营主体和监管主体这三个概念。其中,捐助主体包括个人、家庭、慈善家、社团、社区、企业、联合集资与募款组织等。个人或家庭构成了慈善事业最为广厚的社会基础;慈善家是指专门从事慈善或慈善活动的人;公司法人协会、社区等是慈善捐款的重要主体。运营主体主要是指慈善组织,慈善机构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依据法定资本和自愿协议基础上,为共同实现慈善行为,它不以营利为目的。慈善机构其监管主体是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

④客体。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慈善事业的主要救助对象。具体而言,慈善机构的主体要包括个人和团体,也包括慈善基金会、各类居民区等。慈善捐助的主体可以独立地为各自的慈善活动选择的对象和领域,但对象不能成为基金会的捐助者和内部员工。(www.xing528.com)

⑤财物。慈善的财物包括自愿捐助的资金、实物与劳务等,慈善事业中的人、财、物不是直接来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环节的必要扣除,受惠者不以进入生产过程就业为前提,它是由慈善机构和能够捐助者的自觉行为,受天灾人祸的困难群体是其主要的受益对象。

⑥方法。慈善不是政府行为,而是组织和政府的倡导下,由民间社会的推动。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社会组织、宗教组织和个人。在国内外,捐助是非强制性集资,对象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慈善事业的实现途径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完全不同的。

⑦制度。发展慈善事业既需要建立和加强慈善组织的行业自律观念、能力建设及专业化程度,同时还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