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社会救助面向的是全体公民,不分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宗教信仰等,但真正能进入救助范围的仅是一部分公民,这类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所以,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认定程序才能享受社会救助,特别是要经过政府部门对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一般包括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劳动力、赡养人口数等,调查结果符合法定救助标准时才能获得救助。有些地区还要调查申请者的家庭财产和工薪之外的其他经济来源,以切实保证最需要救助的公民能得到社会救助基金。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指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凡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都会被列入社会救助的对象。救助主要的方式有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
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救助体系设置的不同,致使在救助对象的分类和认定方面差异较大。如英国的社会救助对象主要分为四类:无固定职业或者是就业不充分,没有能力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所以没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有权利领取社会保险津贴,但是又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领取了社会保险津贴,但是已经到了或者超过期限,但是没有其他收入的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同时生活无着落的人。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人员:一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的“三无人员”。这类人群多指孤儿、长期患病者、未参加社会保险且又无子女和配偶的老人及享受失业保险金期满后,仍未找到工作、无收入来源的公民,他们中绝大多数属于长期被救助对象。其中,对孤儿的社会救助仅限于整个未成年期,一旦成年参加工作,有了收入来源,救助行为便自动终止,但若是严重残障的孤儿,则需借助收容的形式进行长期救助。二是突发性灾害造成的“灾民”。这类人群既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意外的灾害造成了他们暂时性的生活困难。突发性灾害既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社会灾害,自然灾害如风灾、水灾、震灾等;社会灾害如交通事故、化学危险品爆炸、毒气泄漏、火灾等各类突发性事故。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决定了灾害救助在很长时期内仍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三是城乡贫困人口。这类人群虽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法定的最低标准。如工资或退休收入太低不能使家庭达到国家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失业津贴期满没有找到工作的、因病致贫或返贫的、虽享受残疾津贴但仍生活困难的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