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瑞典社会经济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产生了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瑞典学派(也称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的奠基人是大卫·达维逊、古斯塔夫·卡塞尔和克努特·维克塞尔。随后,在20世纪20—30年代,冈纳·缪尔达尔、柏替·俄林等瑞典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维克塞尔等人的经济理论,正式形成了瑞典学派,并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普遍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阿萨·林德伯克为代表的瑞典经济学家对瑞典学派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瑞典学派的特点是在沿用了一般均衡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创新了分析经济现象的一些新概念,借用宏观总量的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动态经济理论体系。此外,对西方经济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瑞典学派关于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以及关于“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理论,受到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重视。
瑞典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①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②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从而实现收入的平等。[5]瑞典学派为福利制度分别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出了贡献,使瑞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走上积极稳定政策道路的国家,成为“福利国家”的典范。与此同时,创造了“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的瑞典福利模式,瑞典也因此成为“混合经济”下的“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概念可以解释为指收入再分配政策,由政府干预经济并提供公共服务。克努特·维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收入再分配,并且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各阶层的利益存在冲突,会发生抵触。财产分配的不公平就能够证明这一点。维克塞尔主张改革当时的瑞典,改善经济制度和无产阶级的状况,增进社会福利。该学派主张采用累进税来解决分配问题,强调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均等化。他们认为能够让人人得到幸福,得到普遍的福利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国家应该负担起相应的职责,如公共产品的供应、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经济稳定以及环境保护等。(www.xing528.com)
总体来看,瑞典学派认为工人和雇主都应处于平等地位,居民应享有充分的民主,并且他们主张国家是超阶级的。在政治上实行阶级调和,雇主协会、工会和政府三大权力中心相互协调,相互制衡;在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他们认为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并重视市场的作用、主张竞争以及实行部分国有化,包括对某些生产公共物品、公共劳务的基础设施和收入、消费国有化,通过累进税制和社会保险调节再分配。并且,瑞典学派不仅在理论上发挥作用,而且在时间上有所体现。瑞典学派中的一些成员本身就是或曾任国会议员或政府官员,因此,他们的主张也就成了政府的政策,在瑞典及北欧其他国家建立起了包括医疗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在内的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