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使得以自由市场为中心内容的新古典经济学陷入了困境,古典自由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生产过剩、持续大规模失业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凯恩斯学派顺势出现,同时标志着国家干预理论的形成。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即结束自由放任,实行国家干预,扩大政府职能。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凯恩斯关心的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展问题,他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不是通过其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直接关注,而是通过其经济理论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理论。
1)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来解释失业和经济危机,并在其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失业和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有效需求指的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在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则取决于投资者在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包含三大基本心理规律: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②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即资本家对利润率的预期将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供给价格上升和产品价格降低;③流动偏好规律,即人们以货币形式保留一部分资产的愿望和偏好。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通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要使资本主义经济从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到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国家必须放弃传统经济理论所崇拜的“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和“自动调节”的经济原则,应该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来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促进有效需求的提高,实现充分就业均衡。(www.xing528.com)
2)凯恩斯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是最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必然产物,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不可能由市场机制本身来实现。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凯恩斯主义认为必须动用政府的力量对经济实施干预,为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均衡,他主张采用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并且还认为向富人征税用来救济穷人,这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并主张限制工时立法、最低工资法以及消除贫民窟等,从而扩大消费需求并刺激生产,实现充分就业。
可以看出,在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福利措施的实施是其中之一。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其实质是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增加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收入增加缓慢,支出增加快速;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缓慢,收入增加快速。社会保障的收支变化会自发地作用于社会总需求,有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4]凯恩斯提出的政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