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逐渐增多的社会保障项目进行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行政部门承担着愈加沉重的负担,加之管理机构与人员冗杂,使得整体的管理效率不升反降,共同构成了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如今许多国家逐渐进行着社会保障项目的私有化和商业化管理:第一,在养老保险的改革过程中,现收现付制度在很多国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积累制,为了对大量的基金积累进行投资和管理以提高基金投资的收益,具有较高管理效率和灵活管理方式的私营机构开始介入这项业务,每个公民的养老保险业务基本都交给私营基金管理公司处理;另外由于政府在养老基金管理过程中会控制投资渠道以降低风险,因而无法实现较高的收益率和管理效率,于是私人管理被鼓励引进且比例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与公共管理共同成为养老基金的重要管理方式。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也逐渐私有化,转变了国家政府主导运作的局面,实践证明,经私人管理的年金普遍有较高的收益率,也会使得基金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第二,一些东欧国家逐渐将私有化管理实施在第二、三层次,通常是由一些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或者普通金融机构(如商业保险公司)来负责管理这两个层次的保险制度,同时每一个投保人与公司都分别享有专门账户和独有基金,有利于管理效率和监督效力的提高。第三,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曾经由国家主要负责的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开始转由私营部门进行经营和运作,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和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对诸如养老院等一系列社会福利设施设备加强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私营部门对收益的追求有可能与公众利益产生矛盾引发风险,因此强化对其的监督管理成为重要的补充措施,一些拉美国家相应的发展经验可以提供借鉴,即建立不隶属于私营部门的独立基金监管机构,用于审批、监督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与运作过程,审核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等。虽然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但总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的私营化趋势逐渐势不可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