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新见南唐内门承旨姚承钧墓志的研究与思考

南京新见南唐内门承旨姚承钧墓志的研究与思考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 良《姚承钧墓志》是南京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块南唐墓志。唐故内门承旨、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姚府君墓志铭。六年,授阁门承旨,戎衣才脱。足副上心用是,加恩踰次甄奖,转检校工部尚书,充内门承」旨,班行所贵,亲戚咸欢,皆言大国爵人,悉是选贤住德。志主姚承钧,史书未载,可补史阙。其在杨吴、南唐任职期间,品秩升隆,爵秩屡迁。可知姚承钧所任“右军衙前总管”,官阶应稍高于牙将。

南京新见南唐内门承旨姚承钧墓志的研究与思考

徐 良

《姚承钧墓志》是南京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块南唐墓志。志文记载了墓主的姓名、家族、生平经历等方面,为研究南唐朝廷政令、职官制度、科举用人制度、书法风格演变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材料,填补了有关南唐史料的不足。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众多,志主所在的姚氏家族亦是其中之一,所割据的东洲、静海两镇,即今天的南通地区。此块墓志对于研究南通五代时期的历史,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志石为方形,青石质地,边长为61. 25厘米,志文行书共36行,每行4至36字不等,共计1140个字。志文有几处因侵蚀漫漶难辨。兹录志文加标点如下(“」”为转行符号,方框中的字为笔者推定)。

唐故内门承旨、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姚府君墓志铭。」

京兆韦焕撰,河南芮德□书,太原王廷浩刊。」

府君讳承钧,字子平,保大十二年,岁次甲寅夏五月二十九日,构疾殁于」京师私第,享年三十有五。以其年季秋月十九日,葬于江宁县凤台乡小郊村,梓桐山之阳也。」曾祖讳制,东洲镇遏使、检校左散骑常侍;皇祖讳珪,静海都镇使、检校兵部尚书;」皇考讳匡裕,静海指挥使、都镇遏使、检校吏部尚书;妣夫人李氏,府君之先也。」世典东疆,物土静理,洎乎后胤,食禄犹然。今既生于彼土也,府君礼乐之家,孝悌之子,」当生有异,与众不群,咸称杞梓之林,尽谓瑚琏之器,善于弧矢,曾穿百步之杨。尚以筹谋,素有」六韬之术,英奇若是。先考嘉焉,于是申补右军散将,时大和四载矣。冀期鸿渐,俟振鹏」程,益禀义方,转加恭恪。洎七年,改右军衙前总管,准制迁静海指挥第二都都军头,虞」侯。才亲戎仵,众中扬贾勇之声,既助边威,境上有望风之惧。寻以国家旁求俊彦,用副佥谐,」爰罢边陲,旋归上国,奉制迁右军散十将、充左龙挞指挥副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卿」、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仰承天泽,益著忠诚,既品秩以升隆,始才能而渐」展。昇元初,烈祖高皇帝,圣运应数,土德中兴,广布殊恩,爰叨庆泽,改右军衙前」十将,赐秩兼补殿中侍御史。颇增光显,甚励勤勉,唯务治兵,曾无暇日。三年,祀天成礼,雨露再沾,改右军衙前虞侯、充龙卫军左云翼弟一指挥弟一都,实职副兵马使。揣修」□育之恩,终荷升平之化。于是远方来贡,四海晏然。寔当偃武之时,正睹用文之际,固宜知道,」是用改途,乞侍阶蓂,免于细柳。六年,授阁门承旨,戎衣才脱。御香先得以」□身,紫殿初开,玉砌固当于植足,大光门阀,实快平生为美,若斯行善所及。旋值」高皇晏驾,今上乘乾,纂成大禹之功,复下如膏之泽。保大元年,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爵秩屡迁,声华远播,门庭赫奕,车马骈阗。十一年,国家选用贤良,举振淹滞,□兹藏器。足副上心用是,加恩踰次甄奖,转检校工部尚书,充内门承」旨,班行所贵,亲戚咸欢,皆言大国爵人,悉是选贤住德。恭荷天命,欲报鸿猷。仪」期蓝玉难全,芳兰易陨。偶斯构疾,遽止沉沦。天席未安,梦奠已验。府君娶徐氏,封东洲」县君,即曹王之次女也。克敦孝行,夙蕴贤和,外彰女史之文,内播治家之法。男四人:伯」曰继文,学业将□,怀志颇高,早闻别李之知,以蕴题桥之操;仲曰顺哥;叔曰王孥;季曰胜哥。或」□爵禄,或始龆年,既承积善之门,尽是保家之至。女二人:长许同寮,垅西李内门之长子也,孝」敬有闻,苹蘩可奉;次女年方总角,言渐解围。有弟承钊,操心奉主,体物无私,习百王之书,晓九流」圣述;承铨为人雅重,立性慈和,既闻筮仕之祯,伫俟策名之庆。于戏!生既有时,死固有地,达人悉」能知命,府君得不其然。苟世禄之不隳,有子孙之可继,获殁牖下,复何伤乎?焕智不及」于生,愚才实卑于□。凤幸叨下,请得以宜书。庶彰不朽之名,用表丧贤之地。恭德不建,」乃作铭云:」

敦孝治家,秉直事主。动静合常,威仪中矩。克俭克勤,允文允武。誉满当时,名传千古。其一。」美秀独兼,慈惠难伦。解骖赎上,投辖留宾。敦诗阅礼,去华住真。朝廷所贵,朋友称仁。其二。」量同巨海,心若盘石。立德不回,执信岂易。箭发穿杨,词能夺席。欲继余芳,孰堪踵迹。其三。」梓桐之阳,岭秀原芳。江宁之乡,身葬名昌。勒石是纪,幽邃为藏。君子万年,永保无疆。其四。

志主姚承钧,史书未载,可补史阙。姚承钧字子平,为南唐“内门承旨、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构疾殁于京师(南唐西都江宁府)私第,享年三十五,同年季秋月十九日葬于江宁县凤台乡小郊村梓桐山之阳。其在杨吴、南唐任职期间,品秩升隆,爵秩屡迁。志文所载姚承钧一生官职变迁,如下表:

姚承钧官职变迁一览表

志文载:“世典东疆,物土静理,洎乎后胤,食禄犹然。”从志主曾祖姚制、皇祖姚珪、皇考姚匡裕到姚承钧,已有四代镇守东洲、静海两镇,正可谓世典东疆。据志文可知,姚承钧自小就与众不群,善于弧矢,能百步穿杨。大和四年(932年),年仅13岁的姚承钧便申补为右军散将,开始追随其家族为杨吴镇守两镇。《旧五代史》卷六十一载:“刘训,字遵范,隰州永和人也。出身行间,初事武皇为马军队长,渐至散将。”可知“散将”的品级仅比队长略高,为低级武职。大和七年(935年),姚承钧改任“右军衙前总管,准制迁静海指挥第二都都军头,虞侯”。据《唐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叛,尚衡起义兵讨之,以栖曜为牙将。下衮、郓诸县,军威稍振。进为衙前总管。”可知姚承钧所任“右军衙前总管”,官阶应稍高于牙将。五代时期,军队设有指挥使与都头等职,其中指挥使主要对应军事编制中“指挥”一级单位;而都头则对应“都”一级编制。指挥使与都头均为中级武官,上听命于各级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与都虞侯,其下又辖十将、队长等低级武官。参考晚唐淮西节度都虞侯张自勉,其“职在刺奸,威属整旅,齐军令之进退,明师律之否臧”。由此可知,身为静海指挥第二都都军头、虞侯的姚承钧,应主要负责对静海指挥第二都进行整军刺奸,于行军中整队及捉拿逃兵等事,此为实职,可辖制静海“指挥”下第二“都”的外镇兵,大约一百人。

志文载:“爰罢边陲,旋归上国。”这一年约为天祚二年至天祚三年十月。姚承钧被调往京师,奉制迁为“右军散十将、充左龙挞指挥副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卿、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旧唐书》卷四十二载“十将军,为散号将军,以加武士之无职事者”。姚承钧所任的“右军散十将”,一般授予没有差事的武官,品秩较低,不负责统兵。而这里的“左龙挞指挥副兵马使”是实授武职,“银青光禄大卿、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则是加衔,而且武职加文职衔“银青光禄大卿”(唐代一直为从三品阶的文散官)也只是为了提高官员品级和俸禄。“检校”一衔,《唐律疏义》载“内外官敕令摄他事者,皆为检校”。“检校国子监祭酒”其实只是表示荣恩,一个中级军官是不大可能同时兼领监督国家最高学府校长的职务。包括“上柱国”,都是无实职的勋官虚衔。据《旧五代史》载:“后唐天成三年五月,诏曰:‘开府仪同三司,阶之极;太师,官之极;封王,爵之极;上柱国,勋之极。近代已来,文臣官阶稍高,便授职柱国;岁月未深,便转上柱国;武资不计何人,初官便授上柱国。官爵非无次第,阶勋备有等差,宜自此时重修旧职。今后凡是加勋,先自武骑尉,经十二转,方授上柱国,永作成规,不令逾越。’虽有是命,竟不革前例。”依此可知,五代时期,上柱国已然成为朝廷随意赏赐、泛滥的一个勋位。而身为中级武官的姚承钧却被授上柱国之勋,这正是当时朝廷滥赐的表现。志主姚承钧离开其家族所据的东洲、静海两镇,进京为官,可能与南唐代吴重大事件有关,成为其一生仕途的第一个转折。

志文载:“改右军衙前十将、赐秩兼补殿中侍御史。”昇元初年(937年),南唐代杨吴后,姚承钧改任“右军衙前十将”,赐秩兼补殿中侍御史。十将又叫什将,位于兵马使之下。右军衙前十将,应受右军衙前兵马使的节制,主要负责整训军队,而且需要领兵,与志文称姚承钧“甚励勤勉,唯务治兵,曾无暇日”正相符合。而姚承钧被赐秩兼补殿中侍御史,是享受殿中侍御史的俸禄,不具有实际职掌。

志文载:“祀天成礼,雨露再沾。”《南唐书》载:“昇元三年夏四月庚辰,朝享于太庙。辛巳,有事于南郊,以高祖神尧皇帝配,用上辛也。大赦,百官进位,将士劳赐有差……皆五年勿收租税。”可知在昇元三年夏四月,国家举行郊祀,为表示朝廷恩泽,大赦天下,百官皆加官进爵。志文中所载的昇元三年“祀天成礼”指的应该就是此次国家的郊祀典礼。郊祀过后,百官进位,姚承钧自然也受“雨露”恩泽,改“右军衙前虞侯、充龙卫军左云翼第一指挥第一都,实职副兵马使”。龙卫军为南唐始设,为皇帝的禁卫军之一,又是南唐的马军部队,主要职责是护卫皇宫。姚承钧升为南唐龙卫军左云翼第一指挥第一都,都头之下,负责领兵的副兵马使。

志文载:“于是远方来贡,四海晏然。”据《南唐书》记载,烈祖高皇帝曾在昇元三年颁下“恤农诏”:“三年,春正月丙申,诏曰:‘比者干戈相接,人无定主……愿耕植者,授之土田,仍复三岁租役。于嘻,仁不异远,化无泄迩,其务宣流,以称朕意。’”又载:“昇元四年春二月,诏罢营造力役,毋防农时……九月戊辰,契丹使梅里掠姑米里来聘,献狐白裘……乙未,高丽使广评侍郎柳兢质来贡方物……十一月乙丑,宴群臣于崇德宫……汉使都官郎中郑翱、闽使客省使葛裕、吴越使刑部尚书杨严来贺仁寿节。”由此可知,南唐烈祖奉行“善和邻好”的外交政策,减少战争,与各国交好,各国亦派遣使者前来南唐进贡方物。在对内政策方面,南唐劝课农桑,与民休息。其与志文中“于是远方来贡,四海晏然”之载正相符合。

志文载:“实当偃武之时,正睹用人之际。固宜知道,是用改途,乞侍阶蓂,免于细柳。”据《南唐书》记载:“昇元六年冬十月,诏曰:‘前朝失御,四方崛起者众。武人用事,德化雍而不宣,朕甚悼焉。三事大夫其为朕举用儒者,罢去苛政,与吾民更始。’”因当时各国偃武休整,而内政急需治理。李昪在昇元六年诏令举用儒者。正是由于这个契机,姚承钧奉制从一名武将,转任为文职的“阁门承旨”。阁门承旨,据《十国春秋》载:“吴有阁门使;南唐有阁门承旨、中门使、武功殿使;后蜀有,阁门使、阁门南院使。”阁门承旨为唐末五代始置,百官从东西上阁门入殿庭,以传达旨意,为较接近皇帝的内官,其职责是来传达皇帝的旨意,官阶不高,应为五品,但地位较为尊贵。在这一年志主弃武从文,可谓是志主一生仕途的第二个转折点。

志文载:“爵秩屡迁,声华远播。”《南唐书》卷二载:“保大元年……是日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百官进位二等,将士皆有赐。”保大元年(943年),因中主李璟登位,大赦天下,百官进位二等,姚承钧被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旧五代史》卷一百四十九:“御史大夫从三品,会昌二年十二月升为正三品。”姚承钧被授予“检校散骑常侍”是从三品的文散官,御史大夫为正三品的职事官,散官和职事官恰欠一阶,故用“兼”,而散官不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夫人被封为“东洲县君”。据《旧唐书》载:“三品已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若勋官三品有封,母妻为县君。”故可知,姚承钧职官应为五品。御史大夫为正三品的职事官,其夫人应被封郡夫人,但志主夫人却封县君。志文又说是“爵秩屡迁”,可知职官却是未迁,所以保大元年姚承钧职事官应还为昇元六年(942年)所授的“阁门承旨”,而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应为朝廷赐予的“爵秩”,用来提高志主的俸禄待遇。这里的御史大夫虽是职事官职,但无其职事内容,已是虚衔化的职官官衔。

志文载:“十一年,国家选用贤良,举振淹滞。”据《南唐书》载:“保大十年(952年)春二月……以翰林学士江文蔚知礼部贡举,放进士王克贞等三人及第,旋复停贡举……保大十一年春三月……复设贡举……保大十二年春……二月……命吏部侍郎朱巩知礼部贡举。”元代陆友仁《砚北杂志》亦云:“五代僭伪诸国,独江南文物为盛。然每岁科举,取人甚少,多用上书言事拜官,唯广顺二年始命江文蔚知贡举,放进士庐陵王克正等三人而已。”所谓“江南”即为南唐;“王克正”与“王克贞”应是同一人。志文中所说“国家选用贤良”指的应该就是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复设贡举之事。南唐是五代时期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国家,保大十年(952年)始开“进士科”贡举,用以国家选用贤良,举振淹滞。在这期间,姚承钧“转检校工部尚书,充内门承旨”,可能是受到国家这次贡举选贤活动的提拔。

志文载姚承钧曾祖姚制,为“东洲镇遏使、检校左散骑常侍”。镇遏使、镇使是古代负责地方军事守卫之职的官员。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辖地设置镇,再置镇将(镇使、镇遏使、镇遏将)。据《旧五代史》载:“梁开平四年四月,敕:‘诸州镇使,官秩无高卑,并在县令之下。’”镇使是在县令之下的官职,虽是如此,但却拥有独立的军事、行政权力,还具有强大的地方实权。《舆地纪胜》卷四十一引《通州志》载:“海陵之东西二洲,唐末割据,存、制居之,为东洲镇遏使。”东洲镇遏使应为杨吴、南唐时期东洲镇的军事行政长官,辖制东洲镇军政事务。姚制占据东洲镇,自然成为东洲镇遏使。《唐六典》有载,散骑常侍自魏黄初年始设,散骑常侍掌规谏,不典事。其多为显要职位。唐显庆二年,分为左右散骑常侍。《旧唐书》记载,唐朝藩镇系统的文武官职并没有品级,因此唐廷通常会给藩镇官员加上九品三十阶之中的官职以计算其品级,对于地方高级官员,通常会加检校尚书一类的高等级官位,来规范品级,但没有职掌。故姚制在任东洲镇遏使的同时,需要检校左散骑常侍,来确定品级。姚制作为一个地方将领,是不可能去检校远在京城的散骑常侍。这从侧面反映出五代时期的职官制度较为混乱,滥封的检校左散骑常侍只是朝廷所授的虚职。

其祖姚珪,为“静海都镇使、检校兵部尚书”。静海镇地处东洲镇的西边,是在东洲镇之后兴修城垣,后来成为此地军事行政中心。《舆地纪胜》卷四十一引《通州志》载有:“制卒,子廷珪代之,为东洲静海军使。廷珪始筑城,钱鏐遣水军攻破之,虏廷珪。而吴又命廷珪犹子彦洪为静海都镇遏使,修城池官廨,号静海都镇,今城是也。”又《资治通鉴》载:“贞明五年三月,丙戌……诏吴越王镠大举讨淮南。镠以节度副大使傅瓘为诸军都指挥使,帅战舰五百艘,自东洲击吴……傅瓘俘吴裨将七十人,斩首千余级。”姚廷珪即姚珪(见后文论述),其父姚制卒后,为东洲静海军使。贞明五年(919年),在吴越国与吴国东洲大战之中,姚珪被俘。后因两国和议,姚珪可能被释放回静海都镇。志文所载“静海都镇使”可能是姚珪从吴越国回到东洲镇所任,抑或是姚珪死后朝廷追赠的官职,而“检校兵部尚书”是虚职,没有具体职掌。

其父姚匡裕,为“静海指挥使、都镇遏使、检校吏部尚书”。静海指挥使、都镇遏使为静海镇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其检校吏部尚书亦只是用来定品级的虚职。姚匡裕即是姚裕(见后文论述),与修筑静海都镇城垣的“静海都镇遏使”姚彦洪为堂兄弟。志文载姚匡裕夫人为李氏,即姚承钧的生母。

姚承钧娶徐氏为妻,因南唐“命妇之制”,徐氏被封为“东洲县君”,育有四男二女。长子姚继文,次子姚顺哥,三子姚王孥,四子姚胜哥,稍大的已经开始食禄为官,小的才始龆年。姚承钧的两个女儿,墓志未载其姓名,长女许配给了与姚承钧同为南唐内门承旨的垅西李氏长子,次女年方总角。五代时期,姚氏与徐氏家族关系紧密,两家联姻频繁。据《吴兴姚公夫人东海郡徐氏墓铭并序》(简称《徐夫人墓志》)所载,曾在杨吴为金紫光禄大夫的徐球,将其第四女徐夫人出嫁吴兴姚公。姚承钧之妻徐氏,可能与此名门徐氏有关。

志文载:志主姚承钧有弟姚承钊和姚承铨。姚承钊“操心奉主,体物无私,习百王之书,晓九流圣述”,可知姚承钊公忠体国,而又学识渊博。姚承铨“为人雅重,立性慈和”。作为一个仕官四世的家族,志文中姚承钧两弟却均未载其所任官职,也许是限于墓志篇幅。墓铭中“承钊”“承铨”两名均较其他姚氏名字要小,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因为志主两位弟弟尚在人世,施以小字,以示不同。

志文载“京兆韦焕撰”,可知志文是由京兆府韦焕撰写。京兆即今陕西西安。京兆韦氏势冠全唐,韦应物、韦庄是京兆韦氏文学家较为出名者。至南唐时期,京兆韦氏依旧势大。韦焕,史书未载。从志文来看,韦焕继承了京兆韦氏家族的文学传统,文化修养极深。

志文载“河南芮德□书”,可知志文书丹者为河南芮德□。芮姓是周的封国名,芮伯是周代的司徒,芮万之后,被晋国所灭。汉代有钜鹿太守芮强、吴郡太守芮珍。河南芮姓应是其中一分支。从艺术角度来看,志文行笔雄健洒脱,刚劲有力,是了解南唐时期书法演变和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志文载“太原王廷浩刊”,可知刊刻者为太原王廷浩。太原王氏家族,从魏晋至唐朝,地位十分显赫。王廷浩所刊志文,已历经一千多年,志文虽已漫漶难识,但从保存完整的字体来看,刊刻水平较高。

墓志记载,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季秋月十九日,姚承钧葬于江宁县凤台乡小郊村梓桐山之阳。(www.xing528.com)

南唐时期江宁县是国都江宁府下辖的五县之一。凤台乡,据《景定建康志》:“右二十二乡隶属江宁县,其有凤台东乡、凤台西乡。”其注有“并县东南”,可知凤台东、西两乡本为一乡即凤台乡,在江宁县东南处。小郊村,据《至正金陵新志》:“凤台二乡:江宁县东南二十里,并大隐乡为一。景定分东、西二乡。有小郊里、娄湖里、常乐里、金陵里。”该书又记小郊里在城南十五里,“或传即吴大帝南郊坛所,《实录》所谓郊坛村,戚氏云:‘凤台乡有此里,又自有郊坛里。’”故可知,凤台乡是宋代景定年间之前的称谓,而景定之后被分为凤台东、西二乡。凤台乡下辖有小郊里。据《旧唐书》卷四十三载:“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故“里”和“村”在古代的区别并不大,“村”只是设置在郊外。这里的小郊里应是小郊村的别称。梓桐山,又名梓潼山,据《景定建康志》在城南一十五里,“高三十八丈,山下有谢氏诗楼及翻经台基存”。又《读史方舆纪要》:“其地有梓桐山,山北为石子冈。”谢氏诗楼及翻经台,今具体地理位置已不明。石子岗现位于安德门外,故可知梓桐山约位于今雨花台区花神大道与软件大道相交的西北部、华为公司的北边,然则姚承钧墓地当在今凤台岗的南边。

关于姚承钧的葬地,现有两个疑问:

其一:现已发现五代姚氏家族的墓葬均位于东洲、静海镇,但由志文可得,姚承钧死后却并未归葬家族祖茔,而是葬于京师江宁县。

其二:姚承钧死于保大十二年夏五月二十九日,却葬于其年季秋月(九月)十九日,从死亡到下葬时间相隔长达113天。期间正值酷暑,停棺时间如此之长,不合常理。

对于第一个疑问,笔者认为在相关史料记载中可窥探一二,《十国春秋》卷十六载:“保大十二年春正月……汉泰宁节度使慕容超来乞师以拒周,诏出兵数千应之,至淮北,为北师所败。”由此可知,保大十二年(954年)春正月即姚承钧临死之前,南唐应汉泰宁节度使慕容超乞师,诏出数千兵援汉,而被北师败于淮北。可知淮北一带正处于混战之中,而东洲、静海因处于战争前线,已有拔刃张弩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姚承钧无法归葬于家族祖茔,只能葬于京师。

对于第二个疑问,志文上有姚承钧“偶斯构疾,遽止沉沦”之载,笔者依此推测,可能是因为年仅35岁的姚承钧死亡过于突然,墓室尚未修造,故不得不停棺待葬,等到九月十九日墓室修好,才得以下葬。

1.东洲、静海镇的地理位置

东洲镇,唐代隶属淮南道,是泰州以东的一座大镇。唐初在此设盐亭场,五代时期,东洲地区先由杨吴派姚氏割据,后来沙洲涨接大陆,凿河运盐,开通了与扬州(东都)的交通。因东洲镇毗邻大海,姚氏尽得盐铁之巨利。宋《太平寰宇记》载:“海门县东南隔海水二百余里,六乡,本东州镇。”明《扬州府志》载:“海门县本汉海陵县东境,其地为东布洲,杨吴时为东布镇。”据考证可知,此地有东洲、静海两镇。东洲镇大约位于今江苏南通的东部,启东市之北,吕四镇东南一带。杨吴时期,东洲镇始有其名,后因海水侵蚀,有所坍塌。又因其位置处于战争前线,安全性较差,约在杨吴武义元年(919年)在东洲镇西部(胡逗洲地区)又筑置静海镇。静海镇先由东洲静海军使姚珪修筑城垣,后由其侄姚彦洪为静海都镇遏使,进行“修城池官廨”,为该地区(今南通)筑城之肇始。城垣筑成以后,其地军事行政重心渐移至静海镇,号“静海都镇”。保大元年(943年),南唐设静海都镇制置院,姚彦洪为静海制置使。南唐时期的静海镇大约位于今南通市中心一带。明万历《通州志》载:“嘉靖十七年,巨涛作溺人万计,境内日蹙。越五年甲辰,知县汪有执请损里为十有四,又西徙三十里,曰金沙治焉!其故地初名东布洲,又曰东洲镇。”又载:“东洲河在县东吕四场境,按县在唐宋时属吴,为东洲镇,河已淤浅,故道尚存。”直至明代,这一地区仍有东洲镇之名。

2.姚氏家族雄踞东洲、静海镇

姚氏家族先人是浙江西道节度使治下苏州刺史的镇将,唐末引兵,从江南“姑苏”迁来,北渡长江至胡逗洲、东洲一带。唐天祐四年(907年),姚存、姚制已据海陵东二洲(胡逗洲、东洲)。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初五,徐知诰接受吴帝杨溥禅让,建立南唐。在今江苏南通狼山北麓观音岩有《姚存狼山题名刻石》遗存,据南通文史专家管劲丞先生考定,刻记全文为:

天祚三年十月十四日,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姚存,上西都朝觐,回到此。

依据刻石,南唐代杨吴之际,东洲姚氏归服南唐。身为东洲、静海都镇遏使的姚存为确保姚氏在东洲、静海的统治地位,曾亲自前往西都(金陵)觐见新主人。由此,东洲镇随姚氏易主南唐。此时姚氏家族已在东洲镇经营三十余年。1971年出土于南通陈桥街道河口村的《吴兴姚公徐夫人墓志》,初步揭示了五代时期姚氏在两镇经营的基本情况,志文如下:

其先始祖于姑苏蝉联位望,为代所称。其后枝分派引,从宦过江,佐唐吴二朝,历官四世,镇东陲江海之奥府,静边鄙,安民庶,务耕桑,复竭家财赡义勇将士一千人,设官吏,烈将校,上佐国家,己安边地,司煮海积盐,鹾嵯山岳,专漕运,副上供,此公家世之绩业也……夫人生五子:长承钜,知东洲镇事;次承鏸,当直都都军头;次承钦,当直都十将;二子尚居幼稚。六女……东西两镇,家事内外……

志文所载吴兴姚公,任职“静海指挥使、兼都镇遏使”,官职与姚裕基本相同,又载其“佐唐吴二朝,历官四世,镇东陲江海之奥府……东西两镇,家事内外”。与《姚承钧墓志》志文中“世典东疆,洎乎后胤,食禄犹然”相一致,依此可判断吴兴姚公应为东洲、静海姚氏家族一员。“东西两镇”应为吴兴姚公所辖制的东洲、静海镇。由志文可知,吴兴姚公育有五子:长承钜,知东洲镇事;次承鏸,当直都都军头;次承钦,当直都十将;二子尚居幼稚,还有六女。从吴兴姚公担任的官职及其子皆以“承”字加“金”为部首的字体为名来看,其应为姚制或姚存孙辈之一。吴兴姚公曾接任其伯父姚珪或兄弟姚裕,统辖东洲、静海都镇,且与姚彦洪、姚裕同为堂兄弟,而其本人极有可能即为姚彦洪。“静边鄙,安民庶,务耕桑”,“司煮海积盐,鹾嵯山岳,专漕运”,反映了姚氏在东洲、静海经营期间,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社会治安,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农、盐业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无独有偶,在《徐夫人墓志》发现二十年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南通又出土一方属于东洲姚氏家族一员姚锷的墓志,其志文记载:

公讳锷,字子明,享年二十有七,于乙巳岁众冬月十五日遘疾奄终。曾祖讳制,东洲都镇使,检校户部尚书;祖讳珪,知西面都事,检校工部尚书;皇考讳裕,吴左军押衙,充静海指挥使,兼东洲、静海镇遏使,检校吏部尚书。妣李氏,即故句水廉使之女也。公乃先使第三子……先使于诸子中偏嘉惜之。而自侍从今使季父司空,更移雄镇,开拓狼峰,盐铁之场监殷繁,军庶之营居绵广,乃兼充都镇都虞侯……以其年当月二十一日葬于都镇东北。

志文载,姚锷先祖名讳与姚承钧墓志铭基本一致,锷字子明,与承钧字子平也相对应,其生母亦与姚承钧同为李氏。说明姚匡裕除有子承钧、承钊、承铨外,姚锷也应是姚匡裕之子。依据志文,姚锷死于乙巳年(945年),生于吴天祐十五年(918年),姚承钧生于吴武义元年(919年),故姚承钧乃为姚锷之胞弟。但《姚承钧墓志》不见记载姚锷,其中原因现已不得而知。《姚锷墓志》中说姚锷是“先使第三子”,“先使于诸子中偏嘉之”,“而自侍从今使季父司空”,其中“先使”指姚锷父亲,也就是静海指挥使姚裕,“今使”应是姚锷的季父姚彦洪。姚锷有“盐铁之场监殷繁”,指的应是东洲盐铁场监任务繁重,可见当时姚氏控制下的东洲、静海盐业生产之盛。

现依姚氏墓志及相关资料,将姚承钧家族世系列表如下:

五代时期,战乱不息,朝代更迭频繁,致使保留至今的书法作品寥若晨星。这一时期,书法有其自身的艺术追求,萧散高远成为五代书法之最高理想。这一艺术理想在《姚承钧墓志》所见的书法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芮氏所书的《姚承钧墓志》的书法风格可窥,其在追求萧散高远的同时,以颜体为势,兼有魏晋之法,尤其是“书”“望”“当”“内”“言”“能”等字极似羲之、献之,书法遒劲自然,虽法度不甚严谨,然线条厚重而不失飘逸。可见在五代时期书法形式主要以颜真卿为体,上追二王,在战争乱世的浮躁中对书法的追求依然存在。志文总体用笔虽带行草之意,却又不失唐代楷法的温润典雅,甚有东晋雅士之风。五代时期书法的章法形制对宋代书风的形成更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的外向书风到宋代的内向经营,五代书法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河南芮德□所书的《姚承钧墓志》为我们重新认识五代时期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通过《姚承钧墓志》,我们可以窥探南唐姚氏家族四代镇守东洲、静海(今南通地区)的历史。志主曾祖姚制曾任东洲镇遏使,祖父姚珪曾任静海都镇使,父亲姚裕曾任静海指挥使、都镇遏使,叔父姚彦洪曾任静海制置使,志主本人也曾任静海指挥第二都的虞侯。姚氏家族历官四世,佐杨吴、南唐二朝,经几十年的家族经营(盐铁),牢控二镇之地。至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克淮南,设立通州,由此结束了姚氏家族对东洲、静海两镇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总之,姚氏家族在东洲、静海镇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家族与当地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附记:2017年9月,我有幸成为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初入南师考古专业时,我并未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在听了王志高老师的文献典籍选讲课之后,我渐渐对历史时期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内容,让我感受到了文献与考古结合的无穷乐趣。而我对于历史时期考古的兴趣,可以说就是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一点一滴所积累起来。而该论文从选题、撰写到发表,都是王老师给予了莫大的帮助。

本文的核心材料是由王老师提供的《姚承钧墓志》拓片扫描件。这篇论文的撰写缘起是因王老师在文献典籍选讲课堂上所布置的期末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和了解一般出土文献的研究方法。我没曾想这篇论文会成为我学生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让我对考古学这门科学更加痴迷和热爱。

我的本科专业非为历史和考古,故对本文的撰写不知如何下笔,起初我就遇到了许多问题,诸如墓志文字漫漶难识、有关文献的检索等方面。我没有学习考古的异禀,就使用了最笨的办法,逐字释读和查询墓志上的文字。文章初稿撰成之后,我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了王老师,以为这会是以莛撞钟式的询问,结果会是石沉大海。但王老师在百忙之中,竟然回复了几百字内容,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因本文核心材料是南唐墓志,而南唐时期的书法既上承了唐代旧有体式,又开创了宋代书法新局面,所以王老师建议我在文章中添加有关此志的书法评析。因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的考证,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引导我去挖掘隐藏在志文深处复杂的历史背景。更令我难忘的是,王老师在批阅论文时,大到论文结构,小到标点的使用,都会对我一一指点。本文经过几次易稿,最终发表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这是我学生生涯中第一次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虽不是王老师的入室弟子,但在这两年多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曾因学业问题,无数次请教王老师,无论是当面交谈,还是邮件回复之中,老师言语之间处处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令我高山仰止。对此,我的感激之情难言于表。今后我唯有更加勤勉认真地学习,不敢稍有懈怠,以期不辜负老师给予的厚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