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的起源和发展

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日,笔者在搜集镇江地区六朝墓葬材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多座比较典型的土洞墓。笔者认为封门墙和排水沟的设置和镇江土洞墓的构造密切相关。如前所述,排水沟和封门墙是判定镇江地区此类土洞墓的重要条件,所以笔者认为乌龟山M2也应为土洞墓,只是由于其墓顶坍塌及封门墙局部遭到破坏,而导致发掘者对其形制判断失误所致。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与上述洛阳地区西晋中小型墓葬用小砖铺地和修筑前墙的做法极为相似。

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的起源和发展

刘华军

土洞墓是指先挖一竖穴式或斜坡式墓道,然后在墓道底部一侧开挖横穴式墓室的墓葬类型,也有学者称为洞室墓。土洞墓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等广大北方地区,而在长江下游地区,由于土壤、气候等原因,则主要流行竖穴式墓葬。近日,笔者在搜集镇江地区六朝墓葬材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多座比较典型的土洞墓。六朝土洞墓较为集中地在镇江地区发现,这在长江下游乃至整个南方地区都显得十分特殊。本文在对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进行系统整理及与同时期中原地区土洞墓比较的基础上,就其源流略作探讨,以求教于诸位学者。

从目前已发表的材料看,镇江地区发现的六朝土洞墓有9座,分别是丁卯小窑湾M5、M6、M7,及花山湾M16、M17,“香江现代名城”工地M2,汝山贾家湾M6,丁卯“江南世家”工地M1、M9(参见表一)。其中,小窑湾M5、M6、M7,花山湾M16、M17及汝山贾家湾M6,发掘者已明确为土洞墓。其余3座因为墓顶坍塌,发掘报告不敢确定,仅记为“土坑(洞)墓”。

此9座墓葬中,发掘报告对小窑湾M5(图一)、M6的介绍较为详尽, M7相对简略。花山湾M16、M17等因施工破坏,墓葬形制结构残破,仅以表格形式出现,只能了解其形制及长、宽、高等简单信息。从墓葬形制看,小窑湾M5由墓道、封门墙、墓室、排水沟等部分构成。墓道平面略呈梯形,底部中央有砖砌排水沟。横穴式墓室在墓道底部一侧掏挖,其平面呈长方形,前有砖砌封门墙,墓室长2. 7、宽0. 6、高0. 6—0. 85米。墓底有一层铺地砖,南北两端呈“人”字形,中部纵向错缝平铺。小窑湾M6形制与M5近同,M7虽仅墓室后半部完整,但与M6并列,相距只有0. 9米,明显具有族葬性质,故而可以推断M7应和M6一样具有封门墙和排水沟。据此,我们可以概括这3座土洞墓在墓葬形制方面的共同特征:均有封门墙和排水沟,墓室铺地砖多呈“人”字形。

图一 镇江丁卯小窑湾M5平剖面图

我们再看另外三座土坑(洞)墓。除“香江现代名城”工地M2外,其余两座均有铺地砖,或为“人”字形,或错缝平铺。丁卯“江南世家”工地M9与“香江现代名城”工地M2还有排水沟。值得注意的是,同小窑湾的三座土洞墓一样,这三座墓葬均有封门墙。笔者认为封门墙和排水沟的设置和镇江土洞墓的构造密切相关。封门墙是为了防止填土进入墓室,使之成为独立而不被侵扰的空间;而由于南方潮湿的气候条件,为了避免墓主遗骸及随葬品遭受地下水的侵蚀,排水沟就不可或缺。换言之,一般土坑墓的墓室须用土填满,封门墙和排水沟的存在没有意义。

从随葬品方面来看,小窑湾M5等土洞墓均出土少量青瓷器,部分还随葬有灰陶器,且随葬品多位于墓室前端近墓口处。这与“香江现代名城”工地M2等三座所谓土坑(洞)墓随葬品的情况类似。

总之,经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香江现代名城”工地M2、汝山贾家湾M6及丁卯“江南世家”工地M1、M9这三座墓葬与前述六座土洞墓的形制及随葬品分布等相似,而与南方地区一般六朝土坑墓截然不同,故可以判定为土洞墓。

需要关注的是,在上述9座土洞墓之外,又有高资乌龟山M2(图二)。虽然考古简报将其定为土坑墓,但根据其形制特征来看,它应当为一座土洞墓。跟上述9座土洞墓一样,高资乌龟山M2既有封门墙,又有排水沟。所不同之处是,从墓葬平面图来看,乌龟山M2封门墙窄于墓坑,而其他土洞墓的封门墙多与墓室同宽。如前所述,排水沟和封门墙是判定镇江地区此类土洞墓的重要条件,所以笔者认为乌龟山M2也应为土洞墓,只是由于其墓顶坍塌及封门墙局部遭到破坏,而导致发掘者对其形制判断失误所致。

图二 乌龟山M2平、剖面图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墓葬,一般先开挖竖穴土坑,然后于坑内构筑砖室,或直接以竖穴土坑作为墓室,而横向掏挖土洞作为墓室的情况则很少见到。根据已公布的资料,作为六朝墓葬分布中心区的都城建康所在的今南京地区及毗邻的马鞍山地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一座土洞墓。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不见于本地区汉代墓葬传统,又与同一墓葬文化圈的南京及马鞍山地区六朝墓葬形制存在显著的差别。探寻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的源头,我们的视线不能不转向同时期的中原地区。

如所周知,土洞墓在中原地区颇为流行,并且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以洛阳地区为例,此类墓葬于战国中晚期开始出现,两汉时期逐渐流行。至西晋时期,更常见于各等级的墓葬中。如洛阳孟津县朱仓村发掘的14座西晋小型墓中,有11座为土洞墓;而在西晋武帝峻阳陵及枕头山墓地,共勘探出32座大中型墓葬,均为土洞墓。再如1953年至1955年洛阳地区发掘的54座晋代墓葬,其中有48座为土洞墓。根据墓砖的使用情况,考古报告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墓葬共计14座,墓室完全用砖构建;中型墓葬共计18座,以小砖砌筑甬道或前后两墙,也有以小砖铺地或棺床,其墓室和墓道的总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小型墓葬共计16座,直接以土圹作为墓室,少数以墓砖封门。墓室较小,仅能容纳棺木。(www.xing528.com)

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与上述洛阳地区西晋中小型墓葬用小砖铺地和修筑前墙的做法极为相似。如孟津朱仓M64(图三),墓室长2. 62、南宽1、北宽0. 82米,有少量的陶器置于墓室前端,墓口处有砖砌封门墙一道,墓室前部局部残存铺地砖。如果不考虑排水沟的因素,它和丁卯小窑湾M5等镇江地区土洞墓如出一辙。这种相似性是如何造成的?

据史籍记载,继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少数民族趁机起兵,中原生灵涂炭。与此同时,大批中原士族和百姓为避难而南迁。镇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北方流民的重要聚居地。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当时全国范围内南渡的人口约九十万,迁徙镇江地区者达二十二万人之多,比本籍人口还多。大量的中原人口在镇江地区定居生活,必然带来旧有的生产、生活、丧葬诸方面习俗。就目前的材料来看,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年代均为承接西晋的东晋南朝时期,其源头应该就是中原地区,其墓主则当是那些固守传统丧葬礼俗的中原侨民及其后裔。从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的数量看,他们的身份等级不高,但长期秉承这种墓葬形制直到南朝晚期甚至更晚。2013年初,在镇江市五州山路以北、白龙山路以南、檀山路以东的原诈输村附近就发现有5座隋代土洞墓。这批墓葬所出土的随葬品具有明显的隋代风格,但在排水沟、铺地砖、封门墙的设置等方面,与前析土洞墓极为相似,具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可以肯定,来自中原的土洞墓葬俗,自两晋之交传入到镇江地区后,至少一直沿用到隋代。

图三 孟津朱仓M64平、剖面图

考古发现还证明,土洞墓在传入镇江地区后,曾因地制宜接受当地墓葬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墓门的砌造,中原地区土洞墓多以顺砖平砌一道砖墙,而镇江地区土洞墓封门墙砌造方法多种多样,有三顺一丁、两顺一丁、一顺一丁、四顺一丁和错缝平砌等;再如排水沟和铺地砖,中原地区土洞墓多不见有排水沟和“人字形”铺地砖,而在已发现的镇江地区9座土洞墓中,有5座设有排水沟,有8座铺有“人字形”地砖。简言之,镇江地区土洞墓在封门墙、排水沟和“人字形”铺地砖砌筑方面与中原地区有别,而在本地区一般六朝砖室墓中十分常见,这些墓葬文化因素显然来自后者。

必须指出,镇江地区目前见诸报道的六朝土洞墓数量较少,这与镇江作为东晋南朝移民重镇的情况有所抵牾。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以常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在长江以南,只要有北方移民聚居的地方,都可能会有反映移民葬俗的土洞墓存在,为何其他南方地区罕有发现?个中原因,笔者认为有二:其一,与北方地区不同,南方地区土质疏松,气候湿润,土洞墓不易修建,即便建成也容易坍塌。而坍塌后的土洞墓在田野考古实践中难以确定,往往会被误定为土坑墓;其二,与土坑墓一样,镇江地区土洞墓规模均较小,随葬品较少,一般不太容易为发掘者所重视,即使发现也可能未作清理,其资料就更难得到系统的整理。镇江之外的其他南方地区也应有六朝土洞墓的发现,如1953年湖南长沙市岳麓区白蚁堂就曾清理过一座六朝土洞墓,可为例证。

综上所析,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的发现不是偶然现象,它和西晋末年中原移民的大量南迁直接相关,其源头就是中原地区。作为一类特殊的墓葬材料,它的发现反映了不同墓葬文化因素在南方地区的交融与发展,无疑为其时丧葬礼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附记:这篇论文是我硕士学位论文的节选,是学位论文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在王志高老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王老师是六朝考古方面的专家,他敏锐地发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遗存的六朝土洞墓,与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南迁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建议我以镇江地区六朝土洞墓为选题来做我的毕业论文

从资料的搜集到论文的撰写,无不渗透着王老师的心血。在论文资料搜集阶段,王老师推荐我到镇江进行实地考察,镇江博物馆的霍强、许鹏飞两位老师在资料的搜集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真正着手进行文献综述和类型学分析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毕业临近,内心滋长出诸多的彷徨与迷惑,甚至一度出现消极应付的情况。为此,王老师专门找我谈心,帮我分析未来道路的选择问题,让我安心,重新步入学习的日常当中来。对于六朝土洞墓的源流,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镇江土洞墓与以六朝都城建康为中心的六朝墓葬文化圈的文化内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为我的论文撰写指明了方向。及至定稿,老师建议我将论文的部分章节略作修改,投稿到《中国文物报》,最终得以在发表在该报2015年8月28日。

学习考古,部分改变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我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希望和浓厚的兴趣。与王老师结缘,更是我莫大的荣幸。老师带给我的不是一篇论文,更是一种对待学术严谨的态度。同时,老师渊博的学识和坦荡的处事风格也是我一生的榜样。

祝福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