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结合鲜汤营养与法学教学的效果问题

如何结合鲜汤营养与法学教学的效果问题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配好“佐料”添加入“汤”后,这锅“鲜汤”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学生的口味,并且使其吸收“鲜汤”的营养,这就是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估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思政”并未真正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没有形成严谨的教学体系。教师精心选配的“佐料”熬制好的“鲜汤”,学生们会感到索然无味,更不会从其中吸取什么营养。教师采取何种方式不限,但要时刻关注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便达到思政教学目标。

如何结合鲜汤营养与法学教学的效果问题

选配好“佐料”添加入“汤”后,这锅“鲜汤”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学生的口味,并且使其吸收“鲜汤”的营养,这就是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估的问题。有学者在其撰文《深化河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中指出:将“课程思政”等同于“课堂思政”,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简单等同于“在专业课中加一点思政元素”,甚至等同于在课堂上讲授人生感悟。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思政”并未真正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没有形成严谨的教学体系。[5]这里实际上最终体现的仍然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问题。

考虑到当前大学法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90后、00 后的大学生,这一代学生较为关注对自己未来“有用”的知识,而对于哲学政治学等理论性强,体现宏大叙事的学科兴趣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国而言,政治快速满足其实际利益需求的可能性并不大。[6]同时,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多样化,一些不良思想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可避免地冲击着青年人对社会上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感。而思政教育正是以哲学、政治学等思政政治课载体,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没有用的不值得去听去学。教师精心选配的“佐料”熬制好的“鲜汤”,学生们会感到索然无味,更不会从其中吸取什么营养。因此,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之后的效果需要有具体且有操作性的评估,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更为如此。法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这些可能成为未来法律职业人的学生更关注学习知识的有用性,思政元素的融入也会使学生们产生如上所述的感觉。(www.xing528.com)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7]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之前,做好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准备,其中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方面。教师采取何种方式不限,但要时刻关注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便达到思政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