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整理金融法教学既有经验,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优秀教学模式,遴选新增知识模块,最终形成如图1所示的金融法教学改革总体框架。本项研究认为,金融领域与区块链时代的新兴科技十分耦合,广泛推行区块链和金融科技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将新兴科技引入金融法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此前提下,金融法的教学目标应当逐渐转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也应当有所革新。具体而言,区块链时代的金融法教学改革要点如下:
图1 区块链技术革命背景下金融法教学改革总体框架
1.实践与理论结合
当前金融法课程主要教学工具为教材和讲义,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但也难免导致实践意识的缺失。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多元的[24],金融法又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法学领域,因此在培养模式设计上应当兼顾理论和实践两种取向。例如,目前高校教育虚拟仿真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将该系统与授课内容中的特定模块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亲自体验实务流程,对理论知识形成更加具象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知识渗透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金融科技的“监管沙箱”具有高度流程性和技术依赖性,学生能够在虚拟仿真系统中完成绝大部分操作,深入了解其运行机制和实践流程,是较为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素材。此外,教学中应适当考虑授课人员的多样性,注重实务界人士在法学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以邀请授课、专题座谈等形式促进学生与实务界的多角度交互,避免课堂的教条主义。中国人民大学丰富的成果展现形式为此提供了良好借鉴。
2.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金融法教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在法学院校已经形成较为稳定和成熟的框架;而区块链技术革命下的新兴科技属于理工科范畴,且同样具有复杂的运作原理和技术内涵,法学教职人员等外行人士进行学术研究和教案改编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改革的效率性。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素材的共享,具体体现为案例库的共享、教学设施的共享、优质教案的交流分享等。以案例库为例,可以整合金融法和信息技术专业课的案例素材,从中遴选交叉性质较强的典型案例形成“交叉案例库”,相关专业师生均可参与到案例库的建立和维护中,共同为后续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服务,实现边际成本递减的教学素材共享模式。北京大学的“电子案例库”为此提供了良好借鉴。二是教职人员的共享,即设计课时安排时可以跳出固有的“一人一课”授课模式,尝试不同专业教职人员协作的“多人一课”形式。协作方式并不局限于面授课堂,可以考虑课程录播、课下任务指导等多种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保证教学的专业性、独特性,提高授课效率。(www.xing528.com)
3.注重引导式教学
区块链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催生了大量全新的金融交互模式,例如超级账本、区块链金融联盟、资产数字化等[25],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跨区域性的特征颠覆了原有的监管框架,现行法律法规逐渐无法满足监管的需要, “灰色地带”不断涌现。成文法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依据,讲授式教学是最常用的法学教育思路,但在成文法缺位的情况下需要寻求思路的转换。本项研究中引导式教学的内涵是,引导学生发现区块链背景下新金融领域的法律问题,搜集整理域外相应监管经验,初步形成监管框架设计。引导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法律检索能力,结合制度设计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监管思维的体系化构建,为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引,是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4.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国内高校普遍采取严格的分数制度作为课程成绩的表现形式,其好处在于直观、精确,便于计算名次和平均分等指标,但同时存在着短板。一方面,成绩过于精确易引起正当性质疑,法学科目偏主观的考核形式并未将学生水平的差距细分至如此程度。另一方面,严格的分数制度易引起学生的“唯分数论”,学生可能为取得高分而采取“考前突击”等学习策略,甚至因为某课程平均成绩不理想而放弃选修该课程,不利于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区块链背景下的金融法教学着重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理论考察为主的试卷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后的评估需要,因此考核环节采用国外高校常用的分级制度,即成绩以评级而非分数划分,考核因子为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课堂贡献等指标。此外,实践型金融法教学可设置奖学金、实习机会等激励机制,以正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