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经济法方法论问题及解决之道

国际经济法方法论问题及解决之道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国际经济法学人任重道远,必须加强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然而由于国际经济法具有的新兴性、交叉性、跨国性特点,导致其研究上出现“支强干弱”等问题。本文拟从国际经济法的特点、研究方法出发,阐示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提升国际经济法的教育和研究水平。

国际经济法方法论问题及解决之道

◎张丽英[1]

摘 要:国际经济法具有新兴性、交叉性、跨国性的特点,在庞大的广义国际经济法研究框架下,学习和研究者很难进行理论上的整合与协调,这导致研究者们形成藩镇割据、支强干弱的局面, “支强干弱”具体表现为基本理论研究不深、缺乏创新的难题,出现有“热点”没“视角”,有“立场”没 “个性”,有 “经济”没“法律”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之道是提升“创新”能力,避免“重复建设”,在方法论上则应避免过度依赖“法条注释”法,采取多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 方法论 支强干弱 新兴性交叉性(www.xing528.com)

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独立的法律部门。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一带一路”倡议。[2]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三轮全球化浪潮[3] 全球化浪潮似乎推倒了各国的疆界,使全球经济一体化。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很多国家采取“去全球化”的措施,给全球经济自由化带来了严峻的威胁与挑战。[4]而到了2019年,全球经济速度放缓,出现了逆全球化的倾向,“美国优先”也引致美国退群,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诱发逆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严重,[5] 更使逆全球化的势头日益上升,国际合作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际合作本应是当代国际法的主导价值,却被国家之间的对立排挤,国家间的互信和合作日益困难。当然也有持不同看法的,例如,时任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并不必然导致逆全球化,减少疫情对产业链负面影响的正确方式是通过国际协调和合作,让国际贸易正常运转。[6]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凸显了国际公共卫生体系等的缺陷,也会引致相关国际规则的重构,这必然伴随着新一轮的国际规则博弈。对此,国际经济法学人任重道远,必须加强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然而由于国际经济法具有的新兴性、交叉性、跨国性特点,导致其研究上出现“支强干弱”等问题。本文拟从国际经济法的特点、研究方法出发,阐示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提升国际经济法的教育和研究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