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勘验射击痕迹
射击痕迹,是指弹头射中目标而形成的痕迹,杀人案件现场的射击痕迹主要可分为在被害人身上形成的射击痕迹和在其他物体上的射击痕迹。在其他物体上的射击痕迹由于物体的材料性质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表现。例如,在纺织品上的射击痕迹,一般呈撕裂状或星芒状;在金属物体(较薄)上的射击痕迹则表现为卷边锯齿状;在木质物体上的射击痕迹则常常出现毛刺状。勘验时,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寻找、检验。
被害人身上形成的射击痕迹是枪杀案件现场最主要的一种射击痕迹,这种射击痕迹可分为射入口、射出口(贯通创)、创道及附加痕迹。当枪支在1.5米或小于1.5米的距离内射中被害人身体时,其射入口往往呈圆形或星芒状裂口,有组织缺损,不能合拢,并且在射入口周围有受弹头擦撞、火焰灼烧而形成的冲撞轮及擦拭圈,其间常常还有火药残渣、烟垢、枪油、金属末等附带痕迹,而射出口常为正圆形或椭圆形。伤口处皮肉外翻,能合拢,通常有血肉外流现象。在这种近距离射击中,射入口一般大于射出口,当射击距离大于1.5米时,射入口和射出口的形状基本与近距离射击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射出口大于射入口,且附带痕迹消失。
(二)收集射击痕迹物证
在枪杀现场,与射击有关的物证主要有枪支、弹头、弹壳等。勘验时,应重点去搜寻、发现这些物证。
一般而言,在枪杀现场不易发现枪支,因为犯罪嫌疑人杀人后一般都把枪支带走,但也有把枪支隐藏或丢弃于现场及现场附近的某些隐秘处的,所以勘验时,应仔细地搜索和寻找。弹头与射击痕迹密切相关:如在人体或其他物体上形成盲管创的,弹头就在创道内;如形成贯通创的,则应根据射击弹道原理,循着射入口和射出口的路径、方向、角度、去发现弹头;如弹头遇物反弹、飞跳,也应根据反弹、飞跳的规律和特点循迹进行寻找。弹壳一般在枪支发射位置5米范围以内,寻找弹壳应在分析、判明射击位置的基础上进行。遇到射击地点是特殊地形的,如斜坡时,则应适当地扩大搜索、寻找范围。
发现枪支、弹头、弹壳等射击物证后,应妥善地予以提取和包装,并及时由专门人员进行检验。(www.xing528.com)
(三)访问现场周围群众
访问现场周围群众主要在于了解案件发生时的情况,寻问有无听到枪声、呼救声。在案发前后有无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是否认识被害人,被害人生前的表现及思想矛盾情况如何,等等。
(四)分析射击情况和事件性质
射击情况包括射击距离、射击位置、方向以及射击的时间等。根据射入口和射出口的形状、特征及有无射击附加痕迹,可以分析是近距离射击,还是远距离射击。根据射入口、射出口所形成的弹道方向和路径,结合射击距离,可以分析出射击位置、射击方向。根据枪支、弹头、弹壳上的射击残留物,金属微粒、气味、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可以大致分析出射击的时间。
在分析射击情况的基础上,还应对事件性质作出判断。首先应确定是否能排除自杀、意外事故的可能,特别应注意犯罪嫌疑人杀人之后将死者伪装成自杀之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