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着强烈的归属需求,这种需求在个体四、五岁时已经很明显,而且,随着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其在儿童的情感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家庭、班级、幼儿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多渠道帮助幼儿培养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帮助幼儿形成对家庭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最初的抚养者是婴儿的安全基地,在他那可以探索和认识世界。母亲的轻音柔抚、软绵绵的床褥等给他提供信心、舒适、安全,婴儿有充分的时间和心思,对自己和周围的生活做出观察和体会。
他们从经验中逐渐体会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运用、甚至控制许多东西,使它服从并满足自己的需求,如静静地躺在床上,大叫一声便可把母亲唤来;自己弄湿尿布,大哭一场,母亲就给换上软绵绵的一件。如果婴儿每次努力,都带来预期的后果,他的信心自然会增加,安全感也得到巩固。
幼儿如果在家庭中与父母建立了稳固的依恋关系,能给他们带来愉悦、安全等感觉,帮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消除紧张、惧怕与焦虑的情感,更好地与外界交往,适应环境,为将来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做好新生的入园适应,帮助幼儿实现家庭向幼儿园的安全过渡
新生入园是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儿童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见到从来没有见过的老师和同伴,能否与之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建立对班级和幼儿园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以后的社会适应。
为此,首先,在开学之前,幼儿园应该组织一次新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管理理念、教师队伍情况,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以便家长的有效配合。其次,班级教师要开展家访工作,全面了解幼儿的家庭教养情况、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生活及行为习惯,以便入园之后能够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和指导,在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上、在孩子的亮点基础上引导幼儿逐渐适应班级及幼儿园的生活。再次,在正式开学之前,安排一周左右时间,允许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并且通过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环境布置、组织如“我爱我家”“大手拉小手”等活动逐渐熟悉老师和同伴,以减轻入园焦虑。
(三)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形成符合班级约定的行为规范(www.xing528.com)
班级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往往对班级有着强烈的归属需要,希望得到教师与同伴的关心、接纳与认可。通过与教师、同伴发生互动,幼儿班级成员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对班级、教师与同伴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通过主动参与集体活动、遵守规则等逐步强化与迁移,最终幼儿班级归属感水平得以提升。
幼儿的生活即学习,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训练与幼儿班级归属感相关的行为习惯,包括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观察与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对幼儿影响较大的成人应注意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能够用积极态度对待所在班级,必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也会形成同样的态度。此外,注意发挥幼儿活动的主体性,让幼儿通过讨论,用自己和同伴看得懂的图示、文字建立区域活动规则;让幼儿自主决定区域活动或游戏的玩伴、玩法及进程、结果;发生矛盾时,请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成人的道德说教。
(四)教育活动的强化巩固,帮助幼儿加强对班级、幼儿园及家庭、社区等的归属感
通过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爱父母、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的教育,通过向亲朋好友、教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儿童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通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俗习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寓意,建立与家人和社会、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日常竞赛性活动,如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运动会、故事大王比赛等,让幼儿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幼儿集体荣誉感。
(五)家园社区的合作共育,帮助幼儿延伸对社会和国家的归属感
儿童归属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一的家庭或者幼儿园可以实现的,而是家、园、社会合作共育的结果。入园适应是家园合作共育的结果,幼儿园很多主题教育活动也需要社区、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如在“我是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游记等方式了解祖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通过参观博物馆等了解中国人民的智慧,通过看望抗战老兵建立对前辈们的尊敬爱戴之情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