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下面对每个环节的设计要点做出介绍。
(一)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即教育活动的主题、名字,名称的取法看似简单,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活动名称的设计最好能够反映活动的领域、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年龄段。名称应该简单明了,避免过于花哨让人无法理解的名称。如中班社会活动——我是文明小乘客。如有需要,可在标题下方写上活动班级以及执行教师。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指引着活动开展的方向,活动的实施是为了活动目标的达成。一般幼儿园活动会以目标为导向,根据目标选择适合的内容,设计可实行的活动方案。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总目标以及年龄目标的细化,应做到具体、明确、可行。在目标的设置上,一般应包括认知(包括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发展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但不是必须三个维度都要有。从《纲要》和《指南》中不难看出,现在对学前儿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很大的重视,而不再仅仅是关注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目标时,也应该关注目标中情感态度的部分。每个活动的目标不宜过多,一般2~3个比较适合。在目标的表述上,应该简单明了,语句要通顺。在表述的角度上,一般采用以幼儿为主体的表述方式,并且要做到所有目标的表述角度一致。
如:中班社会活动——应该怎样玩
目标:1.体验规则给大家带来的方便,萌发规则意识。
2.学习制定活动区目标。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一般可分为物质准备以及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包括了教师的教具,幼儿的学具,活动的环境和场地的准备。而知识经验准备则包括了幼儿已经具备的与活动开展相关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在活动准备中,知识经验的准备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略。教师需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
(四)活动过程(www.xing528.com)
活动过程是对整个活动开展有着指导意义的重要部分。活动过程需将教师各环节的教育行为安排清楚。活动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也称为导入部分,是教师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的环节。导入部分时间不宜过长,内容应该与活动内容相联系,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导入可采用小玩偶、故事、情景创设、谜语、设问、多媒体等形式进行。
2.展开部分
展开部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重点,是目标实现的具体环节。展开部分的设计应做到循序渐进,环节清晰,步骤明确,重点突出。各个环节之间是环环相扣的,过渡是自然流畅的,难度是逐渐加大的。对于教师行为的描述,要做到具体、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在设计方案中,可将教师语言,特别是教师提问一一列清楚。在展开部分,教师应考虑教学方法在各个环节的使用,尽量做到一个活动中有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此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予以辅助,避免活动的单一乏味。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对本次活动的一个收尾,教师可在该部分对活动做一个小结,帮助幼儿理清本次活动的要点。
(五)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指在教育活动后,教师继续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辅助活动,使教育内容渗透到一日生活中,使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时间能够持续,使教育的目的能够更好地实现。活动延伸的形式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游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