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

学前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开展的方向。具体、明确且适宜的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和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指南》中,对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有着比较明确的叙述。(一)小班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知道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和活动规则,在教师引导下能遵守各项规则,爱护班级公物。能分清自己和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拿别人的东西。(三)大班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遵守集体规则和公共秩序。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开展的方向。具体、明确且适宜的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和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指南》中,对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有着比较明确的叙述。

(一)小班(3~4岁)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

(1)知道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和活动规则,在教师引导下能遵守各项规则,爱护班级公物。

(2)爱护玩具、图书和用具,轻拿轻放,不乱扔,不损坏。

(3)爱护树木花草,不乱采折。

(4)能分清自己和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拿别人的东西。

(5)初步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规则和公共卫生规则,并能在成人引导下遵守这些规则。

(二)中班(4~5岁)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

(1)感受规则的意义,能够遵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和活动规则,不扰乱他人。

(2)爱护幼儿园的玩具、用具、树木花草,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

(3)爱惜粮食、衣物,不挑食,不挑穿戴。(www.xing528.com)

(4)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交给成人。

(5)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6)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能遵守基本的交通安全规则、公共卫生规则。

(三)大班(5~6岁)社会规范教育的目标

(1)遵守集体规则和公共秩序。

(2)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3)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物品,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与节约资源的意识。

(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初步培养诚实、守信等良好的行为品质。

(5)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自己有了错知道改正。

(6)能分辨一般的是非,知道什么是好和不好,有集体荣誉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