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的交往种类: 同伴交往和与成人交往的影响和调整

学前儿童的交往种类: 同伴交往和与成人交往的影响和调整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前儿童的交往通常包括两个范畴:同伴间交往和学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2]作为学前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具有平等性、可选择性。另一方面,学前儿童受交往的相互作用的影响,由于观点意见不同,引起争论,造成幼儿冲突,从而导致幼儿认知结构的改变。同时,学前儿童从交往过程中自身的不同行为产生的后果和性质,来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亲子关系良好的儿童,更容易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交往。

学前儿童的交往种类: 同伴交往和与成人交往的影响和调整

目前,学前儿童的交往通常包括两个范畴:同伴间交往和学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与成人交往最主要的是亲子交往和师幼交往。

(一)同伴交往

同伴,是指与儿童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充分的机会。[2]

作为学前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具有平等性、可选择性。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对其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为其言语沟通、技能学习、经验交流、习得社会规则等提供充分机会。[3]如在同伴游戏中,不同语言发展水平的学前儿童在一起,儿童有意无意地模仿对方的言语,激发了彼此交流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模仿榜样。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维特点。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在处理不同的同伴冲突过程中,儿童能够逐渐学会站在别人立场看问题,理解别人感受,慢慢懂得合作在同伴关系中的重要性,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观点采取、选择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学会遵守社会交往的规则,逐渐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技能。

2.有利于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同伴交往为幼儿提供大量交流、协商、讨论的机会,有助于幼儿扩展知识,也提高了幼儿的问题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学前儿童受交往的相互作用的影响,由于观点意见不同,引起争论,造成幼儿冲突,从而导致幼儿认知结构的改变。哈里斯(J.R.harris)1995年提出群体社会化理论(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认为同伴是传递社会文化、培养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同伴群体中形成的。充分肯定同伴关系对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幼儿同伴交往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从别的同伴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使自己的思维精细化。

3.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

同伴交往的发展可以满足儿童归属、爱及尊重的需要,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烦恼与焦虑。除了在老师和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外,同伴的安慰和同情更能使学前儿童产生愉快、轻松等积极的情感。同伴间的交往可以使儿童获得从成年人身上得不到的心理满足,尤其是当学前儿童与同伴建立友谊,被同伴集体所接纳的时候。同伴的赞同和接纳更能让他们表现出愿意遵守群体规范、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

4.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交往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说:“个体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概念的。”儿童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确立自我。同时,学前儿童从交往过程中自身的不同行为产生的后果和性质,来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同伴的行为和活动也像一面镜子,为儿童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能够帮助其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很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去自我中心,从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4](www.xing528.com)

(二)亲子交往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父母亲之间的交往活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从出生以来,孩子最先接触的人是父母,和父母朝夕相处。因此,早期的亲子关系是之后孩子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亲子关系良好的儿童,更容易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交往。[5]而亲子关系与教养方式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直接作用于亲子的互动过程,往往因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在亲子关系中存在巨大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类型。

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但这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虽然严格但是民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亲子关系比较轻松愉悦。

专制型的特点则是严格但不民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等。

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家长,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

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冲突较少,亲子交往比较轻松愉悦,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频繁的亲子冲突。不同的亲子交往模式也为儿童提供一个未来与人交往的参照模板,孩子有意无意中也会习得类似父母与人交往中的一些能力、技巧。因此,父母应该克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了解一些亲子交往的技能技巧,营造和善而坚定的亲子交往气氛,为幼儿的社会规范习得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如多阅读亲子关系类书籍,多与其他有经验的父母交流;幼儿园老师也可定期举办家长参与的讲座,向父母传授和孩子有效相处的方式方法,或举办一些亲子活动,鼓励儿童与父母积极互动。

(三)师幼交往

师幼交往,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它贯穿幼儿在校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都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师幼交往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的社会成员交往关系,良好的师幼交往有利于稳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促使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更好地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处事态度。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与同事之间的互动,关注这种隐性因素对幼儿的影响,[6]也要注意对幼儿在幼儿园发起互动时自身的回应方式。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发起互动行为的敏感性程度相对较低,互动过程教师的有意支配性更强。如幼儿园里,小雨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高兴地说“昨天我家的百合花开了哦”,而老师说“哦,是吗?现在赶紧放下书包去和小朋友们玩吧”。户外活动结束后,羽西兴奋地跑过来说:“老师,我发现教室外面有一只蜗牛。”“好的,知道了,现在我们要上课了,快坐好吧。”老师回答说。久而久之,这些不回应行为就会挫伤儿童的交流积极性,使其变得沉默,影响学前儿童对交往行为的有效认知。所以,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师幼互动水平,培养有效的师幼交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