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活适应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和生活方式,扬长避短,自信地生活,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归因
在如今的教育中十分推崇赏识教育,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她们认为只有不断夸奖孩子,孩子才会建立自信,才会产生兴趣,才会有成就感,才会更加努力。一时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能干”成为家长与教师的口头禅。然而,对类似奖励的滥用则有可能使学前儿童形成不当的归因方式,将成功或失败简单地归因于是否聪明。成绩相对好的学前儿童可能会认为自己很“聪明”,无须努力或忽视自身努力的因素;而发展相对落后的学前儿童可能会形成“我很笨”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并以此为自己懒惰懈怠的理由。这些都不利于学前儿童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全面地认识他人,不利于学前儿童的成长和进步。
【知识链接】
韦纳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见下表:
百度百科(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9%9F%A6%E7%BA%B3%E7%9A%84%E5%BD%92%E5%9B%A0%E7%90%86%E8%AE%BA/)
(二)应该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www.xing528.com)
在学前时期,幼儿的自我评价很大程度上依从于成人对其的期待与评价,正如“罗森塔尔效应”一样。因此,给幼儿一些正面的评价,能够让孩子接受自己,从而在活动中敢于尝试,充满自信。如果儿童腼腆、不敢尝试,在游戏中容易放弃,看到其他小朋友游戏时想加入却总站在一旁看,那么,多给予鼓励性评价是必要的。
【知识链接】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3]
(三)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评价自己
幼儿的自我评价是从不断的自我评价实践中获得的。教师与幼儿在一起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今天都做了什么,表现得怎么样,鼓励孩子进行思考、评价自己。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认识自己”的教育活动,锻炼幼儿评价自己的能力,促进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