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型

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型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还能激发主体的积极情绪。在情境兴趣的激发阶段,学生对事物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表象阶段,高度依赖于刺激物本身,仅仅存在认知倾向性,还没有探究欲望,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此时,学生从被刺激物吸引的短暂状态向着更具稳定性认知倾向的状态发展。

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型

在希迪(Hidi)和雷格宁(Renninger)提出的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里,将兴趣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按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描述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的发展。[4]

在兴趣发展的早期阶段,积极情感是兴趣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兴趣的发展,兴趣中的认知成分开始增加,注意力集中和积极情感的产生是兴趣早期阶段的显著特征。在后期,兴趣发展程度由积极情感、积累的知识经验、储存的价值、对特定领域内容反复参与的程度等多重指标共同组成。其实兴趣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共同的特征,如积极情感、知识经验的储存,价值的增长等,兴趣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的界限也并非泾渭分明。但由情感量、价值量、知识量、反复参与倾向的强弱等指标比重的不同可以判定兴趣所处的阶段。

兴趣发展阶段理论论述了兴趣的发生和发展,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方向上的支持和指导。[5]

(一)情境兴趣的激发

情境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兴趣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人与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情境兴趣起源于察觉,察觉是人的心理意识对客体的集中,此时,客体从主体所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凸显出来,当学生意识到客体具有意义、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吻合相互作用后,便产生了对事物的认知倾向,这时情境兴趣便被激发。

首先,一个宽松的环境更容易使学习者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可以降低兴趣发生的阈值。合适的刺激条件是激发情境兴趣的关键,情境因素对情境兴趣的激发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学者可以通过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情境兴趣。另外,刺激物的选取对刺激情境兴趣也起着重要作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工具、虚拟现实场景、生动的文本材料、实验与实物展示、视频图片等对学习者的感官起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从而激起其情境兴趣。教师的教学激情也对学生情境兴趣的激发有刺激作用,这种情绪可以感染学生。另外,从交往经验的层面讲,个体参与任务时所体验到的注意需求和快乐感,也能够激发情境兴趣,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师生、生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参与程度。更具体的讲述将在策略总结部分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激发情境兴趣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理解力。如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差过大,则学生会忽略刺激退回原有认知平衡。与原有认识相符或相差不大时,学生会接纳信息或调整认知结构而后接纳信息。这时便产生了初步的情境兴趣,此阶段便是情境兴趣的激发阶段。此阶段学生的兴趣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层次,只是对事物产生了一种认识倾向性。刺激物的选取也要与学生自身状态相吻合,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符合个体需要的刺激物更容易进入个体的意识范围,使注意力更长时间保留在刺激物上。同时,需要也是个体认识的内部动力,需要越强烈,认识活动的动力越强大。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还能激发主体的积极情绪。

总的来说,是外部环境影响了情境兴趣的激发,激发情境兴趣的核心在于能找到能够刺激个体的各种方法,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干预指明了方向。被激发的情境兴趣持续时间并不确定,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它为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即个体和内容的联系形成了基础,也是兴趣发展从无到有的开端。

(二)情境兴趣的保持

情境兴趣的保持是情境兴趣被激发之后可能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指被激发的情境兴趣能在一定时间内不衰退,个体会向特定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对特定领域的参与度。在情境兴趣的激发阶段,学生对事物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表象阶段,高度依赖于刺激物本身,仅仅存在认知倾向性,还没有探究欲望,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如果不能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那么随着刺激条件的消失,被激发的情境兴趣很快就会消失。正如同有些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实验,如果实验并没有成功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的话,看完热闹之后,学生被激发起的情境兴趣也会很快消失;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的价值之所在,学生就会继续参与活动,这就起到了维持情境兴趣的作用。此时,学生从被刺激物吸引的短暂状态向着更具稳定性认知倾向的状态发展。(www.xing528.com)

所以,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刺激物或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价值,帮助学生发现意义,建立起和学生自身的关联,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来促使学生保持被激起的情境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此时,引起第一阶段兴趣的刺激条件仍会继续帮助个体建立起自身和活动之间的联系。此外,对任务价值的理解在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的转化以及个体兴趣的深化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

新颖与挑战性是情境兴趣的两个重要来源。新颖性是指所知道的信息与所不知道的信息之间的差距,它能激发个体的探索行为。挑战性是相对于个体能力的难度水平,也是吸引个体投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阶段是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发展的关键阶段,由长时间保持的情境兴趣可带来个体兴趣的萌芽。

(三)个体兴趣的萌芽

在作为一种情绪状态的情境兴趣的驱使下,个体对某特定领域的事物产生积极性,伴随积极情感体验产生,个体探究某一特定领域的欲望也开始增加,个体通过反复参与特定领域的活动不断积累该领域的知识经验。随着对特定领域知识积累的增加,积极情感体验的增多,以及对任务价值理解的加深,个体兴趣开始萌芽。出现了个体兴趣的个体将反复寻求参与某一特定领域活动,无论有没有外界刺激,个体都能继续参与内容并巩固相关知识,并积累更多的知识、价值与积极情感体验,开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个体兴趣的产生是情境兴趣不断作用的结果,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此时个体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心理偏向状态越来越稳定。积极情感体验更强烈,对意义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如果情境兴趣得到长时间保持的话会自动向个体兴趣进行演化。[6]

(四)个体兴趣的成熟

随着学习兴趣的发展,学生形成了关于特定领域、主题知识的认知倾向。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储备相关领域的材料,并产生许多新问题,开始产生对特定领域高度认同的情感态度,这意味着学习兴趣发展到个体兴趣的成熟阶段。成熟阶段个体兴趣的重要特征是认知和情感的高度深化,兴趣的认识成分和情感成分都得到显著加强。此阶段,学生不仅会产生各种奇怪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特定领域的相关资源,且已不满足于现有资源而开始在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并且学生会将所积累的大量资源运用到实践中,这种运用也是创造性的运用,如,从事发明,或者积极运用自身积累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学生已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和知识,开始创造新的理论和知识,这种成熟的个体兴趣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发展的关键。历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就是靠着这种兴趣,在已有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对一个全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最终获得成果的。

成熟的个体兴趣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真正体现了物理教育的本质,即物理教育本身的存在,就其终极目标来说,是人类为继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物理学采取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成熟的个体兴趣对促进物理学乃至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兴趣发展的早期阶段,基于认知的理性系统能够决定学生是否会对特定知识领域产生兴趣,而与之相伴的情感系统则潜在地影响着学生对特定知识主题的喜好。但从长远来看,潜在的情感系统会对兴趣的转化产生“基本作用”。由于这一阶段兴趣的特征是情感和价值的高度深化,所以教师可以采取相关策略促进这种深化的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