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2.导入的功能和要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物理课的开头,如果“引子”或“序曲”能够立疑激趣,自然地牵引教学内容,又紧扣教学目标,则能促成学生情绪高涨地步入情绪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物理学习效果,这样就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的。

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一)物理课堂导入技能的功能

1.什么是导入技能

导入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堂物理课的序曲需精心设计,酝酿情绪。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物理教学情景和程序中,所以又称定向导入。因此,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物理学习动机和建立物理知识间联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方式。

但是,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不是提纲挈领地向学生“兜售”本节课的提纲、教学安排以及新颖的教学媒体等。这通常是大学课堂里常常出现的现象。实践证明,即使在大学课堂,这样做并不会收到预期效果。在中学,初上讲台的新教师较容易犯这样的“错误”。[7]

2.导入的功能和要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物理课的开头,如果“引子”或“序曲”能够立疑激趣,自然地牵引教学内容,又紧扣教学目标,则能促成学生情绪高涨地步入情绪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物理学习效果,这样就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的。

物理课导入的功能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成学习动机的产生。也可以说,兴趣是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物理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各种物理问题。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善导”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之始,如物理绪论课、每一次新课之前都会设计一些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特点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折子戏”,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物理求知欲,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力求认识物理世界渴望获得物理知识,不断追求更多物理奥秘的志向。

(2)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注意力是人类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在物理课的起始阶段,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的物理学习材料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的思想和情绪,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中,形成对本课新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物理教学任务和物理思考程序之中,为完成本课的物理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为学习物理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导入的目的之一是高效、迅速地将学生的兴趣聚焦到物理新知识、新概念或新原理之中,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新课的内容丰富和各具特点。因此,教学进程就会很快地达到导入的目的。

(4)明确学习目的

在新课开始之前,就会说明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他们要学什么物理知识点;做什么实验、演示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物理多媒体展示等;如何学、如何做,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等。

(二)物理课堂导入技能的类型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要依据物理课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物理学习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难在创造”。导入的类型即导入方法的具体形式。一般常用的物理课导入类型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

这是直接阐明物理内容及物理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或设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其探索物理新知的兴趣。

利用已知的素材作“引子”,能自然地导入物理新课题;通过对物理实验(演示、多媒体等)、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物理事件的概括、推理得出新概念或新的结论等,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

2.经验导入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的物理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释意、谈话和提问,以引起回忆,带领学生自然地导入物理新课,激起学生的物理求知欲。

3.旧知识导入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类知识要进行扩展和加深,更需要原有知识(物理先行知识点,先导因子)作铺垫和桥梁。有经验的物理教师总是精心设计一段“引子”,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以语言复习、演示回放、多媒体重现、回顾提问和做习题等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物理知识联系的支点或桥梁,开始物理新课教学。

这样的导入可以使学生感到新的物理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学生将新的物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并进行积极的扩展,降低了学习物理新知识的难度,学生也较容易参与物理学习的过程,有了学习物理新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使物理教学活动顺畅地开展起来。

但是,运用旧知识导入,物理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精选“物理先行知识点、先导因子和支点”,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4.实验导入

每一章、节教学的开始,学生总是急于想了解本节知识的大概内容,特别是物理课,就很想知道有哪些有趣的实验,喜欢观察生动、鲜明和不平常的物理实验现象。在观察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好奇、喜欢看,急于想知道实验中出现各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根据学生学习之始的这些物理学习心理活动特征,在学习物理某些章、节的开始,教师可演示一系列实验。

设计演示实验可以从已知实验人手,向本节内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尽量挖掘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配合使用适量的物理多媒体课件,通过大量的声、光、电等现象变化的展示,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物理感性信息。同时,可以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究“为什么”。(www.xing528.com)

因此,在新课前用实验导入,不仅可以激起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时时引起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5.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方法是讲授物理新课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有关物理事件的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等,引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观察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研究物理问题的情境,解决学生直观感知带来的物理疑问,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的优点在于,通过直观观察,缩短了学生的思维链条,明晰了思维方向,加速了思维进程,删繁就简,优化了学生对复杂物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方式,能够培养他们具有规范化的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物、模型、幻灯、电视等的内容必须与新的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2)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恰如其分地提出物理问题,以指明学生在观察中的思考方向,促使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展开,让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6.设疑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物理章节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物理问题,使学生产生物理疑惑,引起其回忆、联想,激发物理思维。

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物理教师经常运用设疑导入,而且要用随处可见的物理事例设疑。

7.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件导入新课,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选择的事例要典型、生动、浅显和具体,并且紧扣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物理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物理学习情境。

8.悬念导入

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教学中的悬念导入要精心构思,巧布悬念,能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的渴望和兴奋,让学生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其奥秘。物理悬念的设置要适度,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如果太悬,就会误导其胡思乱想,学生就无从下手,造成其不正确的相异构想的扩展,这是物理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开动学生脑筋,引人入胜,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物理新知识。

9.故事导入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物理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史上,有无数动人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如科学家趣闻轶事、某些物理规律和技术设备的发明过程以及一些发明创造的艰难历程等。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相关片段作为新课导入,不仅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沉闷的教学过程,而且可以寓教于趣、寓教于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

(三)物理课堂导入技能的结构

导入技能的运用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即提供材料、引起注意;组织引导、激起动机;建立联系、导入新课。[8]

1.提供材料、引起注意

导入技能的导入材料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与各种导入类型相关的物理教学材料,如故事导入中的故事,实验导入的演示实验等;其二,是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方式和导入活动的强度、差异、变化和新奇等无形的导入材料。无论是何种导入,物理教师都要充分运用好这些导入材料,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已经引起有意注意的标志是学生举目凝视屏息、或议论纷纷。

例如:“斜抛运动”的导入。

师:1997年,台湾著名特技演员柯寿良驾车飞越黄河壶口,此壮举使全中国人精神振奋,显示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拼搏精神。那么,一辆数吨重的汽车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飞越黄河数十米壶口呢?通过本节课料抛物运动的学习,同学们即会明白其中道理。

通过讲述“壶口壮举”吸引学生,引起其有意注意,很快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学生的无意注意必须通过导入活动的强度、差异、变化和新奇来吸引。这就对导入材料教学语言转换和导入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组织引导、激起动机

为了实现导入的功能和目的,一方面要对导入材料进行精心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定向聚合思维,使其有目的、有意义地将导入材料与新知识点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适时把握导入材料的运用效果,这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各种类型课堂导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求知欲即认知兴趣,其次是学习的自觉性,表现为听课的集中精力的坚毅精神。同样的导入材料,不同教师进行不同的组织,可能会引导学生达到不同的物理学习情境。

3.建立联系、导入新课

导入结构的设计,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让导入的物理材料及导入的结构环节成为学生温故知新的联结环节。导入结构的设计,还要对学生进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引导,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将要学什么、怎么学及为什么要学,让学生顺其自然地由已知的不足产生学习新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这样就达到了导入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教师采用导入材料的结构设计必须与本节教学内容的中心问题联系紧密,因此,导入结构的建立联系是新旧物理知识的联结点和承上启下的环节;是削平新旧知识断层和学生思维障碍自然过渡的铺垫和桥梁;是以旧拓新、触类旁通的支点。否则,导入结构的设计再巧妙、导入材料再新颖,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惊奇,也是无意义的,反而会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枝节问题,误导学生,达不到教学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