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品味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之丰富内涵

深度品味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之丰富内涵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流露出不舍与无奈。我觉得韩麦尔先生在有意强调这个“最后”,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后文所有的“最后”都源于此,请找出来品味品味。这“最后的姿态”在他的学生心中定格,也在读者的心中永驻。这就是“最后一课”非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朗读课文,品味作者抓住“最后”构思文章的艺术匠心。要破译小说,走进“最后一课”的丰富世界,读懂人物,离不开语言。

深度品味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之丰富内涵

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张 岳

师:课文的题目是“最后一课”,它指的是——

生:最后一堂法语课。

师:对此,韩麦尔先生解释得很清楚,大家读一下。

(PPT显示)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师:其中两个“最后”有什么不同的意味?大家品读品读。

生:(读)“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最后”流露出不舍与无奈。

生:我感觉韩麦尔先生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生:隐含着对柏林不让教法语的愤慨。

生:还有悔恨。因为他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去浇花,去钓鱼的时候干脆放学生的假,而以后再也不能教法语了。

师:是啊,这“最后”里有对敌人的愤慨,有对现实的无奈,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学生的不舍……

生:(读)“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觉得韩麦尔先生在有意强调这个“最后”,想引起学生的注意。

生:“最后”满含着真诚和希望。

生:也隐含着悲哀,法国的学生却不能学法语了。

师:很好。怎样读出两个“最后”的不同意味?

生:前一个读得深沉些、缓慢些,后一个读得高些、重些。

师:对,要抑扬有致。请大家朗读这几句话。

(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师:同学们读出了这两个“最后”的内蕴,它为后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后文所有的“最后”都源于此,请找出来品味品味。

生:(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让人震惊。

生:有痛恨,痛恨那些“坏家伙”不许大家学法语。

生:有痛苦,“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生:有遗憾,“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生:有懊悔,“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生:“我”要珍惜,因为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师:这些都是课文中明摆着的“最后”,课文中还潜藏着“最后”,看哪位同学眼光犀利,最先找到。

生:老师,小说的结尾,是“最后”吧?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读)“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是韩麦尔先生留给人们最后的形象。(www.xing528.com)

生:表达了韩麦尔先生极度痛苦的心情。

生:最后的姿态。

师:概括得好!这“最后的姿态”在他的学生心中定格,也在读者的心中永驻。

生:听到下课的钟声响起,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我——”,由于内心痛苦到极点,他哽咽了,只好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是他“最后的叮嘱”。

师:好一个“最后的叮嘱”,大家朗读体会一下。(生读)

生:“万岁”意味着法兰西是不会灭亡的。

生:他这是在叮嘱学生,要坚信法兰西必胜。

师:那么,法兰西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韩麦尔先生给出答案了吗?

生:他最终被痛苦所左右,不能自拔,没有指明道路。

生:指明了,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师:其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师:对,这是“最后的坚守”。语言不忘,文化不亡;文化永存,祖国必胜。那么,小弗郎士们“最后”会怎样做?会不会谨记韩麦尔先生的教诲?我们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出来。

生:他会继续逃课。

生:他会退学。

师:和以前逃课不同,以前因为幼稚,不爱学习,现在长大了,成熟了,他会用逃课甚至退学的方式和敌人抗争。

生:(读)“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师:怎样理解?

生:言外之意,你们这些坏家伙,强迫我们学德语,我们就一定会学吗?真是痴心妄想。

生:他要装傻,无声地抵抗。

师: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让小弗郎士们成长起来。可以想见,他们是不会任人摆布的,他们会坚守法语、坚定信念、坚决抵抗的。这就是“最后一课”非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朗读课文,品味作者抓住“最后”构思文章的艺术匠心

主持人语

打开《最后一课》的钥匙

肖培东

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一把神圣的钥匙,它把亡国恨爱国情深深地烙印在每个正直真诚的人的心灵深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品评语言独特的魅力是小说教学之重。打开《最后一课》之门,语言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小说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从作家灵魂深处流出来的,是作家思想感情的结晶升华。好的语言,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是意味深长的,值得细细鉴赏。此时无声胜有声,常福胜老师引导学生对小说最后的高潮部分进行了细腻有效的品读,学生分别从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了人物的爱国情感。学生脱口而出多数是浅显的、随意的,于是常老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从“高大”的“象征”中,从含情的标点中,从文本的“空白处”,从无言的动作中,深读细评,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读出了作品人物深沉的爱国之情。小说的语言是走进小说人物内心的一把钥匙。“可怜的人”——很多教学设计都会以这一句话作为切入点,但正如汪洋老师所说,“要深入感受他的‘可怜’,我们还需要细细地去品味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在汪老师的镜头里,“可怜”不仅仅是漂浮在小说表面的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弥漫在整个小说的空气中的。从“院子里的胡桃树紫藤”中,我们读出了“可怜”;从“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中,我们读出了“可怜”;从“你们走吧”中,我们读出了“可怜”……《最后一课》里,“可怜”无处不在,无法摆脱,小说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只有带领学生在小说的语言深处漫游,“可怜”才不会成为一个苍白的标签,学生的心灵才会真正受到震撼。

语文课的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要破译小说,走进“最后一课”的丰富世界,读懂人物,离不开语言。若再多点灵动的教学心思,我们还会找到更多有趣的奇妙的钥匙,善用“疑”就是其中的一把。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有价值的问题上,促使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小说就是讲故事”(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也就是说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同一个故事,往往会因为叙事者的不同,而呈现迥异的面貌。叙事者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故事的走向。《最后一课》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流畅,人物和事件都较为简单,学生对文本的表层叙事有相对明晰的认知。“小说有没有选择韩麦尔先生或者郝叟老头来做叙述者的可能性?如果选择他们做叙述者,效果分别会怎样?”许海连老师就小说的叙事视角设疑,教学时把“叙述”“叙事”“叙述者”确定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即“一个小孩子的自述”,是希望通过激疑探讨帮助学生穿过语言的丛林发现小说叙事的奥秘,也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基本的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方法。当然,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不宜多用专业术语,改成“谁来说这个故事”也许更为合适。陈敏老师则在“静”处生疑,在“静”中激问。小说中的“静”是另外一种语言,这种无声的语言,其情感的穿透力有时往往超越了千言万语。深入思考,“静”可能就是这篇小说表现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最后一课》在“静”中拉开序幕,营造出别样的小说氛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小说又让人物在“静”中认识自我,读懂他人。还有那个无言的告别,更是在“静”中写满了无尽悲伤和无比的愤慨。陈老师通过层层深入的激疑,最终疑云涤荡,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随同这“静”深深刻在学生心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陈老师关乎“静”的最后一问:“明天的德语第一课会是怎样的?”这一问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向了心灵的深处。“静”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抓住了“静”,也就抓住了这篇小说语言的特点,小说的价值也得到了最合理化的挖掘。

优秀的小说无论长短,都如读不尽解不完的人生。所以,语文教学环节的优化整合也是一把需要艺术的教学钥匙。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有灵巧之心,找到教学的最好抓手,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品。陈敏老师顺“静”深入文本读出小说的味道就是很好的一例,张岳老师的“最后”一课同样张力十足。“最后”是没有选择的路,是没有退路的崖,“最后”是作者为人物设置的一个特殊环境。同样是品读语言,张岳老师紧扣两个“最后”,引领学生品味作者抓住“最后”构思文章的艺术匠心。这个教学点看似一个词,却有着巨大的辐射面,教学不是停留在一句话一个细节上,而是透过“最后”这面镜子,去烛照人物“内隐的精神心理”。张老师引导学生读出了“不舍与无奈”“真诚和希望”,渐渐地读出了“最后的姿态”“最后的叮嘱”甚至“最后的坚守”等,小说丰富的内涵呼之欲出,这都是小说教学环节的优化整合之功。

教学的钥匙还有许多,但都会系在语言的绳索上。钥匙在哪里?还是听听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的一句话吧。他是这样说的:“有些东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还要用心灵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