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汪 洋
师:同学们从课文中可以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亡国之痛、背井离乡之苦、寄人篱下之悲以及生存压力。但是要深入感受他的“可怜”,我们还需要细细地去品味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22段,看看其中哪些句子特别能表现韩麦尔先生的可怜?
(生阅读)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这句话很感人,很能表现韩麦尔先生的可怜。
师:树长高了,还有什么也在成长?
生:他所教的学生也都慢慢长大了,就如同已经长高了的胡桃树和爬到屋顶的紫藤。然而,他却必须和他们分别了。这份难舍难分的情感刺痛了韩麦尔先生的心。
师:说得很好,这几句的确很感人。景物描写表面是写景物,实质是在写人的情感。关于藤萝,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吗?
生:要附在其他东西之上。
师:对,藤萝的生长是粘在其他物体上的,而且粘得很牢。要想把藤萝拔起来是需要很大力气的。从藤萝生长的这一特征出发,你们还能从这几句中感受到什么?
生:院子里、教室里的一切都如爬到屋顶的紫藤一样,深深地粘贴在韩麦尔先生的心中。但是,他很快就要和这一切永别了。
生:悲伤就如同那牢牢粘在屋子上的紫藤一样牢牢地抓住了他的心。
师:很好的比喻,说得很贴切。
生:我记得有句古诗“枯藤老树昏鸦”,写的是离愁。能不能这样说,韩麦尔先生也即将背井离乡,他也将“断肠人在天涯”,多么可怜啊!
师:你能结合中西文化来分析,很好。这悲伤还真的都存在。还有哪些句子?
(生说不上来)
师:我提醒你们注意“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这句话。这句话中的“走来走去”可以删去吗?
生:不能删。“走来走去”写出了一种逼迫感。(www.xing528.com)
师:为什么?
(生说不清楚)
师:能感受到“走来走去”写出了一种逼迫感,这说明你读懂了作者,但是暂时还难以具体表述,这没关系,继续努力。
生:删掉“走来走去”,这就表明韩麦尔先生只听到一次妹妹收拾行李的声音。而“走来走去”则表明妹妹收拾行李走来走去的声音不断传到韩麦尔先生的耳中。
生:那么多的脚步声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提醒:马上就要永别了。
师:妹妹每多走一步,韩麦尔先生的悲痛就加深一层。步步惊心啊!韩麦尔先生真是太可怜了!
师:课文中还有不少句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可怜。你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生:我觉得课文的结尾最能表现韩麦尔先生的可怜。“放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结束了,韩麦尔先生悲痛到极点,他太渴望学生和听课的镇上的人能多陪自己一会儿。可是必须要告别了,韩麦尔先生说出“你们走吧”时,内心必定是极其悲痛的。
师:你说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你们走吧!”可以删掉。因为很少有老师在宣布放学时,添加一句“你们走吧”。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们从中能感受什么?
(生讨论)
生:如果他的学生迟迟不走,他会更加痛苦。长痛不如短痛,于是韩麦尔先生快刀斩乱麻,说了句“你们走吧”,催促学生赶快离开。
生:有时候和朋友在一起,心里越是舍不得朋友走,嘴上越是不由自主地说:“你走吧!”我想韩麦尔先生也是如此。
师:说得好。韩麦尔先生不由自主地说出“你们走吧”,其实是在暗示他的学生和听课的镇上的人多陪他一会儿。那他为什么不说:“放学了,——你们陪陪我,再走,好吗?”
生:教室里的爱国主义气氛已经被韩麦尔先生渲染得非常热烈,如果此时韩麦尔先生提出让学生和镇上的人迟点走,这最后一课就没法下课了,说不定大家要一起高唱法国国歌。可是普鲁士士兵就在不远处。
师:一句“你们走吧”真是百转千回,把韩麦尔先生内心的复杂与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读小说只有细细地品味,才能走进人物灵魂的深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