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八塘初级中学 张朝光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感染到了怎样的情绪?或者说,你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投入了怎样的感情?
生:热情。
生:激情。
师:说说你更赞同哪一个?
生:(异口同声)激情!
师:看来大家都被文中的激情所感染了!那么请大家探究一下,课文中的激情是怎样喷涌而出的?
(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能够感受到激情,但真要说明白它是怎样喷涌而出的,却有困难。想一想一个人激动或者生气发怒的时候是怎么说话的?
生:语速快,声音高。
生:反复说。
生:想说又说不清楚。
生:口水飙得很远,眼睛鼓得很大。
(生笑)
师: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生:你——你——要你先惹我!要你先惹我!(表演同学之间生气的样子)
(生笑)
师:哦,原来人激动起来是这个样子啊!那我们来看看《海燕》的作者高尔基是怎样激动的。具体看他对段落、句式、词语的处理。
师:我们先看他的段落安排有什么特点?全文并不长,一共有多少段?
生:16段。
师:一个段落中最多的有几句话?
生:3句。
师:一段中最少的有几个字?
生:8个字。
师:这样看来,作者在段落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生:简短。
师:除了简短,并不长的文章分成了这么多段落,这叫——零碎,琐碎。
师: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如文章的第1段,原文是这样: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如果改成这样:
狂风在苍茫的大海上卷集着乌云。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
师:同学们读一读,体会原文和改文在表达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原文感情充沛浓烈,改文则平稳、平静得多。(www.xing528.com)
师: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生:同样的意思,但句子变短了。
师:对,长句变短了,整句分零了。句子还有什么变化?
生:语序有变化。
师:具体说说。
生:比如第一句中,原文把“在苍茫的大海上”放在前面,独立出来,改句却把它放在中间,不再独立。这样,原文的句子就显得零散,改文的句子就显得规整。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狂风卷集着乌云”,“在苍茫的大海上”是具体说“狂风”在什么地方“卷集着乌云”,它属于句子的“枝叶”,这里把“枝叶”成分独立出来,放在前面,凸显宏大的背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使长句变短了,整句分零了,表现的情感变得急促而浓烈。那么,第二句的主干是什么?
生: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师:枝叶成分是什么?
生: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师:对的,它同样把“枝叶”成分独立,放在前面,突出强调。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放在后面。这就是把长句变短、整句分零的奥秘。下面我们再看看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PPT显示)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师:“高傲”一词在文中不同的地方重复四次,这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生:反复出现,反复强化,使海燕超凡脱俗的高大形象更加鲜明,在读者的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师:同样道理,“勇敢”反复三次,“精灵”反复两次,“黑色的闪电”反复两次,强化了海燕的美好形象,深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叫喊”反复六次,“飞翔”反复四次,“冲向”反复两次,这些使海燕的积极抗争精神充分展现。
“乌云”反复十次,“大海”反复九次,“暴风雨”反复七次,极尽地渲染海燕的抗争对象和风云激荡的环境,更加衬托出海燕顽强不屈的精神。
师:我们梳理以上内容可以得出,这篇课文是通过处理段落、句式、词语,即“碎段碎句繁词”的运用,来感染读者的。这或许就是表达浓烈感情的方式之一,就是散文诗的体式特点吧。
主持人语
紧贴散文诗的天空自由飞翔
肖培东
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认为,散文诗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于是,动荡、波动、惊跳也就成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如何学习《海燕》“这一篇”散文诗,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艺术特色呢?正如本期《镜头》蒋祖霞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听海燕的呐喊,就要跑到有海燕飞翔的大海边去。”同样,也只有让学生紧贴散文诗的天空自由飞翔,才能感受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首先,贴着情感和语言的天空飞翔。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无论是散文,还是诗,都是以情感为内核的,是“抒情性的动荡”,正因如此,有人把它称为“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当然,“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王尚文),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作品外显的语言形式,才能抵达作者隐秘的情感世界。本期《镜头》的五位教师都把体悟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把握作品言意转化的规律作为教学的核心,即通过作品有意味的语言形式来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张寰宇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正面描写海燕的语言特点,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言意转化中深切感受作者“对海燕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同样关注的是正面描写的语言,蒋祖霞老师独辟蹊径,以“海燕的三次叫喊”为教学抓手,在学生发现“第一处和第二处都没有叫喊的具体内容,最后一句出现了”这一表达特点之后,顺势引出课堂的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前面不写,最后才显示”,抓点巧妙,以点带面,通过补白比较,学生不仅体悟到了海燕每一次叫喊的不同情感意蕴,感受了海燕的形象,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意图,还体会到了文章的节奏变化、铺垫蓄势等表达特点,真正理解作家把“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的匠心。朱武兰老师则是抓住侧面描写海燕的文字,即海燕活动的环境,理解作品“通过渲染与烘托环境突出象征主体形象海燕的勇敢”,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散文诗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如果说前面的三位老师都是抓住了散文诗中描写性的语言,感受海燕形象,体悟作者情感的话,那么,毛华玲老师则是抓住散文诗“诗意的语言”来感受“语言句式的韵律美和语句内涵的意蕴美”,从而走进作者的激情世界。二者都是贴着散文诗的言语形式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的。
从语言直接走进情感是一条路径,从情感反观语言是另一条路径。张朝光老师就是抓住了学生的初读感受,即这篇课文感染读者的“激情”。引导学生反观本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对文本段落、句式、词语的品读,发现了《海燕》“这一篇”课文的语言特点,理解了用“碎段碎句繁词”来表达浓烈感情的好处,紧紧扣住散文诗的体式特点来教学。
其次,用朗读和比较的方式引领学生飞翔。要让学生剥开语言的外壳,看到情感的内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传授方法。五位老师不约而同地以朗读为翼,把朗读作为体悟语言和情感的主要手段,让学生的体验由肤浅走向深刻。这是符合散文诗抒写心灵的文体特点的。朱武兰老师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即“阅读描写被狂风卷集的海浪和乌云的句子,任选其中一段,标出重音和停连,设计朗读方案,读给同桌听”。教师把读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朗读方案,在设计中调整朗读方法,又在朗读中调整设计的内容,在反复的调整中渐入朗读的佳境、情感的佳境。除朱老师外,其他老师还引入了比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形式和情感内容的体验,同时也加深言意转化规律的认识,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理解和建构。张寰宇老师让学生“在‘比换朗读’中听出力量和赞美”;蒋祖霞老师通过比较“三次叫喊”的不同表达来感受不断高涨的情感;毛华玲老师让学生在“在对比中鉴赏语言的诗意”;张朝光老师通过把原文的短句改成长句,让学生体会短句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最后,贴着联想和想象的天空自由飞翔。散文诗有“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语言含蓄,有跳跃性,所以往往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蒋祖霞老师利用文本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把“想到的海燕的话写在黑板上”,补充前两次“叫喊”的内容,加深对海燕形象的理解,丰富作品内涵,读出自己体验。同时,又把这一补充的内容放进原文,在比较中发现语言表达的奥秘,可谓一举两得。同样是聚焦“叫喊”的句子,朱武兰老师则是要求学生“在海燕的这句叫喊声后补填一句话”,因声求义,利用文本空白,通过填补进一步走进海燕的内心;又让学生通过环境描写的文字想象“脑海中会浮现关于暴风雨的哪些画面”,因为画面感是这篇散文诗的最大特点,所以这样的设计是基于文本特点的,通过画面再现,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一种吞噬一切的威力”。
散文诗既是诗,又是散文,亦诗亦散文的特点让散文诗的教学显得难以把握。但从本期五位教师的教学镜头中,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些需要把握的共性,比如形式上紧扣散文诗语言的表现性和描写性特点,内容上把握散文诗的情感性特点,方法上侧重于朗读、发挥联想想象等,而这些就是基于散文诗的文体特点的。一句话,只有紧贴着散文诗的天空,我们才能自由地飞翔,领略散文诗的无限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